独立学院应用型建筑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与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采用的建筑技术与建筑模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变化,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与日俱增。但与其匹配的装配式技术人才却异常稀少,为解决市场上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高等院校应该加大装配式专业人才培养,而校企合作刚好为其提供了必要助力。基于此,文章深度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高等院校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供广大从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校企合作模式;高效驾驭;人才培养;实践策略分析
0引言
装配式建筑这一优质模式,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有建筑业学者提出,在往后的数十年中得到了高速发展。在国内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装配建筑行业发展由此可见。近些年装配工程一度高达总建筑工程的15%。但是由于行业发展迅猛,装配建筑专业人才没有及时得到培养与输送,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有义务承担起为建筑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
1装配式建筑行业专业人才实际需求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十分便捷,通过提前预制、现场进行装配这一高效方式,很大程度缩短工程工期。与此同时,相较于传统建筑工程来讲,装配建筑技术对于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而且装配式建筑工程所需材料十分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生产,装配过程也相对简单,因此花费在工程建设中的时间也更少[1]。除此之外,在工程生产过程中相关能耗也有所降低,因此被建筑工程广泛使用。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将来市场上装配技术人才需求量会与日俱增,因此高等院校的装配技术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继续落实[2]。
2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等院校装配建筑技术型人才培养实践策略
2.1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装配式建筑知识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此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转变。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由合作企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与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由专业教师率先在实践教学平台上进行技能研究,这样不仅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也会得到保障。而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应用时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与重点问题,应该连同关键技术知识一并列入教师进行实践知识学习的专业教材中,使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拥有高超的实践能力[3]。这样一来,无论是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课程都可以由同一位教师进行,这样可以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融合教育。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实践技能的展示可以为学生简化理论知识的难度,将抽象化的文字转化为实践步骤,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教学感受,以这样高效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理,在实践技能教学时,理论知识同样可以作为实践步骤的重要支撑,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梳理实践步骤,使实践技能学习变得有理有据有节[4]。这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可以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实践工作岗位中的各项技术与数据进行开发与分析,为装配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具备专业素质与创新意识的专业型人才[5]。
2.2挑战人才培养方向,提升学生与企业的契合度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向应该做出适当优化与适当挑战,挑战方向应该与合作企业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但是调整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力度适当,素质教育要求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该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因此无论是职业素养还是实践能力都是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即便合作企业是装配建筑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向,高等院校应该结合合作企业需求做出调整,为学生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但是不可忽视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等理论教学内容,以免出现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现象。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倾向全面化、综合化,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技术型人才,不仅要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可以对装配建筑工程概念有所了解,而且要掌握相关的全部技能,并且对于装配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设备也有充足的掌握。不仅如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等院校与合作企业应该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时对学生培养方向展开调整,提升学生与实习岗位的契合程度,解决以往高校学生在进入企业中与企业的内部员工由于理念不合,难以与企业相融合,出现排斥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可以结合企业岗位制定,在保证学生装配技术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尽量提升学生所学内容与实践岗位需求的契合程度,为装配建筑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应该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承担,创新传统教学资源,并且运用现代化技术创建互联网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在收获实践技能的同时,对于装配式建筑专业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充分掌握,构建现代化信息平台,优化装配式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例如在高等院校装配建筑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应该深度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理论教学与技术指导。首先,将以往装配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技术要点作为学生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中的应用技术与工程要点问题展开分析,而学生分析的结果则作为学生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就可以紧密贴合,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而且也解决以往学生在岗位实践中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的问题。其次,高等院校应该提升学生的实践课程比例,让学生在实训基地或者岗位实习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实际上,这些宝贵的实习过程都可以作为学生进入正式工作岗位中的润滑剂。结合以往的高校学生就业经验,多数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中都表现出不适应,而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与岗位的契合程度。最后,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当中,高等院校应该派遣专业的教师到学生实习企业中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作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粘合剂,并且在这期间,将学生在工作岗位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
3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校装配式建筑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契合,两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高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挑战人才培养方向,提升学生与企业的契合度等方式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习尧青 许书娟 黄兵昌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