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防震对土建造价的影响
一、实例分析
(一)建筑物的概况
该建筑物是一座普通的10层综合办公楼,其建设结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的总高度为40m,第一层高度为3.7m,第二层到第十层的每层高度为3.3m,选用平顶的设计,围护墙采用190mm的加气混凝土建筑。该建筑类型属于丙类,Ⅱ类的施工场地,第一组的地震分组,地面的粗糙度属于B类,其基本风压为0.5kN/O。
(二)分析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时的土建造价
通过分析、计算上述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该建筑在不设防以及设防烈度为6-8度时的土建造价的差异以及设防烈度不同时土建造价的变化情况,此处的土建造价包含了主体结构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管理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直接与间接的费用等。其具体数据见表1、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得出:在结构体系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将抗震设防烈度由6度提升到7度增加的横截面尺寸需要增加6根柱子;由7度提升到8度则需要增加13根柱子的横截面尺寸,除此之外,增加各个构件的配筋数量。对比不设防的情况下,将抗震设防烈度提升到6度的时候,其土建造价的增加率大约为2%;提升到7度的时候,其土建造价的增加率大约为6%;提升到8度的时候,其土建造价的增加率大约为11%。
(三)提高建筑抗震设防烈度的方法
首先,当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由6度到8度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配筋率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其次,当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大于8度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改变配筋率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经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不仅会增加构件的纵向尺寸,降低使用面积的有效性,还会增加地震的作用力。这时应当通过改变建筑的设计结构、设置相应的隔震消震设施以及增加抗震支撑结构等有效措施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而实现抗震设防烈度的标准,这样的方式所增加的造价要比改变配筋率以及构件截面尺寸的方式少很多。所以,选用适合的结构体系为建筑抗震性能的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会直接影响土建造价。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震技术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目前主要研究的就是斜撑体系,对于降低建筑的土建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结构的纵向构件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纵向的压力,而在进行承载水平压力的时候就会变为受弯构件,这时就要有非常大的横截面尺寸,非常的不经济。如果选用斜撑体系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斜撑体系中的构件均为拉压式构件,对于水平压力的作用有着一定的抵抗能力,并且可以降低纵向建筑构件的数量以及减小相应的构件尺寸,进而降低建筑土建造价。最后,除了利用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以外,还应当采取相应的隔震、减震等方式,尽管增加了相应隔震、减震等设施的费用,而因为降低了作用在建筑结构构件上的地震作用,进而降低了建筑配筋以及结构构件的使用数量,导致相应的建筑造价也有所减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操作,计算工程的总造价,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在一部分人的观念中,通常都会接受一些建筑造型比较奇特或者室内外装修都比较奢侈的方式,但是却不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的安全性,降低这方面的造价投入。这样“重外观、轻结构”的思想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就会遭受到惨痛的代价,结构才是整个建筑的立足之本,只有加强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才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标准也在逐渐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建筑的室内装修。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建筑中使用的相关设备、仪器等也在不断的更新,进而增加了建筑的总造价。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得出,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于建筑总造价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相比整个建筑结构的造价,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地价比较昂贵或者装修比较豪华的费用占据的比例就更小了。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作者:周炳华 单位:浙江展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