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论文
一、常见质量通病一
建筑物保温性能差、节能指标达不到要求。保温墙体出现严重的结露、发霉、渗水等热桥现象。
1.1原因分析
(1)墙体保温层及外窗玻璃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地下室顶板、女儿墙、挑梁、窗台板、空调板等热桥部位未按图纸设计或技术规程施工;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在抹灰时未增加镀锌钢丝网或加强型玻纤网格布,造成保温层裂缝。
1.2预防措施
(1)墙体节能工程施工前应做基底处理,处理后的基底应平整、坚实。保温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外窗玻璃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偏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3)地下室顶板,女儿墙、挑梁、窗台板、空调板等热桥部位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技术规程施工,杜绝在施工中漏做。变形缝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处理;
(4)不同基体材料连接处在抹灰时应增加镀锌钢丝网或加强型玻纤网格布,防止保温层裂缝;
(5)应按照图纸设计及有关技术规程做好外保温工程的密封和防水构造。挑出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墙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处理。
二、常见质量通病二
外墙保温砂浆脱落、空鼓和开裂及保温外墙饰面砖空鼓脱落等质量和安全隐患。
2.1原因分析
(1)外墙节能工程保温板材或保温浆料与基层粘结不牢;
(2)粘贴聚苯板时粘结剂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粘接胶浆配合比未达到设计要求,粘接面积不小于EPS板40%要求未达到,粘接材料与保温材料相容性较差;
(3)部分钢丝网或玻纤网不符合标准要求,耐腐蚀性能差,上墙后不平整,抹灰层不均匀;
(4)施工现场选用的节能材料未经检测及现场抽检擅自使用。
2.2预防措施
(1)墙体节能施工中,浆料类保温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分遍施工,每遍间隔24h以上,且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板材类薄抹灰系统的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宜按楼层设置水平抗裂分隔缝,按面积设置垂直抗裂分裂缝;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5级以上大风和雨天不得施工。
(2)粘结聚苯板时粘接剂用量、粘接胶浆按设计配合比达到要求,保证粘接面积不小于EPS板的40%;粘接材料与保温材料应相容。
(3)钢丝网或玻纤网应符合标准要求,耐腐蚀性能好,上墙后平整,抹灰层均匀;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不得小于7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
(4)施工现场选用的节能产品材料须现场抽检,板材类的密度、抗拉强度等,保温浆料类的湿密度、干密度、压缩性能及其它材料性能复检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严禁使用。
三、常见质量通病三
中空玻璃空气层内结露、中空玻璃炸裂等造成门窗保温性能的失效。
3.1原因分析
(1)密封胶挤压不实或含有机械杂质致使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空气层;
(2)密封胶的厚度不足,在胶层厚度和空气内外的水汽分压差作用下造成气密性下降,进而导致水份向内扩散;(3)干燥剂的有效吸附能力差。
3.2预防措施
(1)选择吸附能力较强的干燥剂来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及密封后空气层的露点,并尽量减少干燥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与大气接触的时间以提高其剩余吸附能力;
(2)通过选择低渗透系数的密封胶、合理确定胶层厚度、减少中空玻璃胶层的内外温度差等措施来减少水分通过密封胶的扩散;
(3)合理控制间隔的导气缝隙,降低干燥剂的吸水速率,确保中空玻璃符合标准要求的初始露点。
作者:周飞 蒋一鸣 王云雪 单位:南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抗震论文 建筑环保论文 文化建筑论文 环境建筑论文 建筑雕塑论文 城市雕塑论文 传统建筑论文 建筑研究论文 地标建筑论文 建筑给水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中式建筑论文 建筑形式论文 风土建筑论文 建筑艺术论文 建筑造价论文 中国古建筑论文 低碳建筑论文 道路桥梁建筑论文 建筑风水学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现场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