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日期:2017-05-13 16:07:38人气:1133

摘要:在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挑战,亟需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营模式由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转型。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有强大价值管理能力的先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应用。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未来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预算管理绩效考核

1我国商业银行强化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要意义

1.1管理会计应用是实现银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需要通过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实现银行存、贷款等产品定价的精细化测算,根据客户续作存、贷款、中间业务等情况测算客户对银行净利润和经济价值增加值(EVA)的综合贡献。一方面,要确保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不低于盈亏平衡点;另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的风险水平及综合贡献进行差异化定价或收费减免,确保实现银行综合收益最大化。

1.2管理会计应用是提升银行绩效管理水平的需要

为了建立以产品、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进组织架构向事业部制、扁平化发展,需要对部门、业务条线进行效益计量、考核评价。目前我国银行大多以价值创造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价值创造”为考核导向。管理会计能够测算各机构、条线、产品创造的经济价值,并进行科学评价,构建客观、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各级管理人员共同促进价值创造水平的提升。

1.3管理会计应用是提高银行成本管理水平的需要

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将成本核算到各相关部门、产品、客户等责任主体,对成本使用项目形成后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测算成本投入产出的效率,促进各责任主体细化成本控制,主动提高成本资源的使用效率。

1.4管理会计应用是优化银行资源配置的需要

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对信贷规模、费用、资本等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核算,进行多维度盈利分析和测算,将相关资源投入到利润、EVA投入回报率较高的业务当中,实现资源配置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

2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2.1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取得的进展

管理会计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探索,为我国将其在商业银行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将管理会计在精细化管理上有所运用,通过对价值创造、利润贡献等方面的归集和测算,实现多维度的经营分析和绩效考核。主要形成了预算管理、费用管理、绩效考核、流动性和内部资金价格管理等内容。在预算管理上,国内商业银行大部分已经形成了机构、条线、产品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的预算管理体系。在费用管理上,国内商业银行大多推行财务集中,将费用核算、报销审批的层级上移,同时采用成本收入比总量控制和单项成本指标(如市场费用)比例控制的方法等提高成本使用效率。在绩效考核上,大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以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并结合收入、利润、存款、业务量、客户数、风险合规等指标形成了多维度的考核体系。在流动性和内部资金价格管理上,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形成了自己的资金池,将资金归集到总行进行统一调配,省行、分行在资金上存和下借时按照内部资金FTP价格计算收入和成本。

2.2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管理会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实践来看,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制约。

2.2.1管理会计理念在商业银行各条线尚未完全融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在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上的应用不断深化,但受限于与业务部门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其对于规模扩张远高于对效益的关注,导致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与业务部门的全面融合存在一些困难。如何将管理会计的理念在业务部门实现有效应用,切实实现在各项经营管理的有效渗透,需要不断转变经营管理的理念,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2.2.2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和数据标准化建设有待提升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一方面,由于系统初期设计对管理会计应用考虑不全面等原因,造成决策支持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字段存在缺失或前端人员录入不完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数据质量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大部分商业银行在核心系统基础上,又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属不同的业务部门负责。造成了管理信息较为分散,标准不统一,准确性难以有效保证,未形成统一的信息整合,对管理会计应用产生较大影响。2.2.3管理会计人员培养问题有待解决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如会计、财务、数据分析应用等专业知识,同时需要对业务具有较深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管理会计人员晋升路径不通畅,人员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足,工作水平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强化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建议

3.1转变管理人员理念,做好管理会计实施顶层设计

要强化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首先要使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在管理目标和路径上形成统一的共识,得到管理人员的认可。在此基础上,要做好顶层设计,在银行内部明确管理会计部门职能定位,匹配相应的资源配置、业绩评价、定价审批等权限;合理引导相关业务部门关注和参与管理会计应用,切实通过管理会计促进银行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的提升。

3.2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商业银行业务开展中产生的各类数据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效率和时效,要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就必须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数据加工、归集和应用的水平。在强化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减少手工调整和操作量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数据信息的审核和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数据质量。要建立后台数据处理与前端信息录入的互动机制,当管理会计需要新的业务信息或发现现有数据存在错误时,能够通过系统完善,前后台协调联动,共同提升管理效率和数据质量。

3.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完善成本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践应用中涉及多方面业务环节,应用得当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商业银行应逐步把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细化到各责任中心,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如存贷款规模、业务结构、资产质量、收入、费用、利润、资本占用、EVA、RAROC等。预算应区分条线、机构等不同维度,编制过程应横向比较市场、同业发展情况。商业银行涉及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机构、部门、人员等。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核算模式来看,绝大部分银行已经实现了机构维度的成本核算,但在部门、人员方面的核算尚未深入开展和应用,造成了部分成本管控的缺失。后续需加强部门、人员的成本分摊,使之自己支配的费用与收入相匹配,对其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和管控。

3.4深化管理会计理念的传导,强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养

管理会计所涉及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应通过银行管理部门或在商业银行内部加强培训和传导,将管理会计理念深入经营管理者、深入经营管理决策。同时,建议银行内部要建立有效的财务人员激励机制,提升管理会计人员参与经营管理的主观意识。要通过专业序列资格准入、职称评定等途径,强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栓文,刘青.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84(4).

[2]曹国强.管理会计也时尚: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毛洪涛,李诗依.管理会计研究评述与边界扩展――基于理论与实务焦点对比分析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6(6).

[4]陈湘州,吴雪晴.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3).

作者:高伟明 单位: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财务管理部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