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程教学融入创新教育分析
摘要:茶艺是从中国古展而来的,是对中国从古到今人们的饮茶习惯的总结传承和发展。随着我国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艺的喜爱也逐渐提高。为了提高人们的茶艺水平,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各大学校都设置了茶艺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茶艺课程教学应该融入创新教育思想,不断提高学校的茶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茶艺课教学;创新教育;融入
现阶段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茶艺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茶艺课程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学习。因此本文首先对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进行述说,再对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学校茶艺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有效建议,提高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1茶艺课程教学实施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具有悠久的饮茶文化,随着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丰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越来越深。现在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已经超出了以往单一的认知范畴,尤其是通过对茶艺文化的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也加大了对茶艺专业人员的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茶艺人员的需求,各大职业院校都大力开展设置茶艺课程,培养专业的茶艺人员,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为了提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学校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职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现阶段很多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都开展有茶艺课程,让学生进行茶艺文化的系统学习,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大力的支持。茶艺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茶艺课程不仅仅是讲述茶艺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茶艺文化的需要。在茶艺课程内容中,有很多内容都深刻剖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恶劣,很多传统文化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而导致失传。很多传统文化由于没有创新、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阻碍其发展。因此为了传播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对于茶艺文化而言,教学是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传播途径。而茶艺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2现阶段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文化课程的深入现阶段高校的茶艺课程中大多是对茶艺的相关动作的讲解和一些茶艺习惯的培养,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教这些内容。茶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有必要把茶艺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也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在设置茶艺课程时,只是把实践与动手课程作为主要内容,缺乏对一些科普类知识的普及。教师在茶艺课程进行讲课时,大多是讲解茶艺的相关动作,对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对茶艺的习惯和动作的来源及发展解释不多。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茶艺课程时只了解动作,却对茶艺文化了解不多。一些茶艺课程的老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无法对学生进行更深刻的茶艺文化的讲解,在对学生讲相关内容时也会漏洞百出,没有学习的意义。这种教学结果导致学生不能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茶艺文化,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茶艺课程是一门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艺术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茶艺文化的学习。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开展茶艺教学时,往往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程气氛沉闷,且周围环境没有艺术气氛,老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茶艺道具也是一些普通的,学生在冲茶、泡茶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融入到其中,无法感受到茶艺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享受。很多茶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是延续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老师的手法和动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失去创新意识,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茶艺技巧,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茶艺课程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深化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理解程度学生学习茶艺文化,不仅需要学习相关的茶艺技巧和动作习惯,同时还需学习与茶艺文化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茶艺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茶艺文化的内涵等等,所以校方需要对茶艺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首先校方应该不断丰富和优化茶艺课程,既要有必要的动手课程,还需要有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茶艺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茶艺文化底蕴和相关技巧。其次是需要对茶艺课程的教师资源进行优化,校方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茶艺专家来学校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师进行茶艺历史和茶艺文化内容的沟通交流,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茶艺文化水平和教学技能。在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优化其教学方式,在讲解过程中以茶为主,在课堂中现场讲解和演示茶艺文化,在茶艺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为大家讲解冲茶、泡茶的习惯、动作,让学生对茶艺文化进行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校方还应该加大对茶艺科目的投入,多制备一些高品质的茶艺道具,在校园中建设一些具有茶艺文化气息的场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等形式,将上课内容录制成视频到学校官网上,或者是通过QQ和微信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供学生进行随时下载和巩固学习。学校还可以购买一些优质课视频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是空闲时间进行观摩学习,弥补学生缺乏优质教师的现状。(2)加大学生的课外实践力度学生进行茶艺课程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提高其实践技能。因此在茶艺课程中,老师需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降低自己的权威性和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程中多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茶艺实践能力。老师可以运用翻转课程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在课下到网络上查看一些有关茶艺的微课内容,结合微课中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文字等资料,自己进行茶艺动作和基本流程的学习,并进行掌握。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演示实践,学生一遍做动作一边对动作进行分解讲解,老师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演示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重分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指出学生动作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对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思维和想法进行纠正。另外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更好地掌握茶艺技巧。(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和创新力茶艺文化是一项历史悠久,内容繁多的学习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十分复杂的内容,不能更好地去进行学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茶艺课程的相关内容制成微课。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教师可以对其茶艺内容进行模糊化的处理,在微课视频中简单地进行演示,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就会对其知识的讲解方式产生疑问,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老师进行一步步的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自主发现该项茶艺技术中的特点和技巧,并加以学习。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一方面避免学生形成“视频学习”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中。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对这一教学方式进行改善。老师可以采用由简入难的方式,使用低难度等形式来进行过渡,减少学生对茶艺学习的不适和抵触。教师在课程上讲解结束后,可以再通过微课视频,把所有的茶艺技法再给学生详细的讲解一下,并对微课视频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优化,保证学生在课外时间可以具有更多的视频复习资料,为学生进行茶艺学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茶艺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茶艺文化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学习到专业的茶艺技术,加深对茶艺文化的了解。因此很多高校在教学课程中设置了茶艺教学科目。由于茶艺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校茶艺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茶艺课程教学应该融入创新教育。学校应该对茶艺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培养一批优质的专业的茶艺教师队伍,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对茶艺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专业的具有茶艺文化底蕴的茶艺人员,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宝利.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实践课程的必要性[J].福建茶叶,2018,40(10):122.
[2]宋卫泽,崔爽.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高职茶艺课程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10):452.
[3]汪.茶艺课程活动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8,40(09):216.
[4]黄亚果.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J].福建茶叶,2018,40(08):194+196.
作者:郭力嘉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