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实施中学物理的创新教育

实施中学物理的创新教育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10 21:48:00人气:496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创新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这些主要渠道来深入挖掘教材,从中发现能够调动学生创造性的因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针对学生科学学习的志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好教学创新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教育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近年来,我们在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模式方面初步进行了探索,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这些主渠道,在教材挖掘、教学活动深入挖掘上下功夫,以此来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等的培养和不断提升,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核裂变"理论的提出者――奥地利物理学家费里施曾指出:科学是为了对"为什么"做出回答,而不断地从无知向有知进军,这也是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前进的,可以说,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学科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势联系在一起,结合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等,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情景。比如讲《电磁波》时,可以设问一下:收音机、电视机等是怎样与发射台联系的?是怎样发射与接收的?在《光的本性》中提出:有的同学戴的近视眼镜为什么呈淡紫色?增透膜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红外线遥感?什么是X射线?等等。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对其原理不知的情况,特别能引发学生兴趣,激起求知欲,在学生急于想知其原因的条件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学生认真听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重视物理学史料的教育性,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

从物理发展史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也是创造、发现、发明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对科学崇尚的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毅力、勇于献身的忘我精神等。例如伽利略冲破各种阻力,终于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两千多年的结论,建立了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牛顿运用理论分析、数学测算、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热机工业革命时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开辟了电能的新时代;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使人类走进了核能时代;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突破,造就了电磁波信息的新时代。重视物理学史教育的教育性,发挥其"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之目的[1]。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设置疑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环节,是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己寻找规律,使之有新的发现和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必须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这种思维创新,以活化书本知识,从而培养培养思维创造力。具体实施步骤:(1)教师提出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2)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有利于解答的假设;(3)教师创设该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处于该情景之中,并面临出现的各种矛盾。(4)学生讨论研究,"创造"出新知识,新结论。比如讲《电磁场》中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时,可创设下列问题情景: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1)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的电路将会怎样呢?(学生答:有感应电流)。(2)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学生答:电荷的定向移动)。(3)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学生答:受到电场力)。(4)要受到电场力需要什么条件?(需要电场)。让学生自己总结:"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进一步提问深化问题:(5)能否判断电场的方向?(提示:假设是闭合电路,则电场的方向和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致)。(6)能否解决下面的问题.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玻璃槽,宽和深处处相同,一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小球放在槽中,并让它以V。速率在槽内逆时针转动,运动中小球带电量不变,当坚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均匀增加时()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不变B小球运动的速率不断增大C磁场力对小球做正功D作用在小球上的磁场力不断增加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1)一个静止的电荷,周围存在着什么样的电场?(学生答:静电场)。(2)运动的电荷周围的电场将是怎样的?(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将随时间变化,即变化的电场)。(3)运动的电荷产生什么?(磁场),学生总结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问题深化:(4)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怎样的磁场(或电场)?(5)非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怎样的磁场(或电场)?这样,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老师引导提出设问,学生分析,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又把前后知识贯通,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创设问题情景,拓宽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发挥了学生联想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创造思维能力[2]。

四、重视时代性,增强学生创新的使命感

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的内容,还应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适时地将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成就引进课堂。例如: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中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可以给学生讲一下阿尔法磁谱仪与暗物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超导兵器加盟21世纪战争;通过发明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等。教师把新科学研究成果、新的科学概念以及学科动向引进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孤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这一基本观点上形成正确认识,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发现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意识到创新永无止境以及我国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的差距,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3]。

五、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将教材中某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做演示自感现象第二个实验中,课本中给出的实验现象:断开电键后,灯泡A要过一会才熄灭。因为现象不明显,这时可引导学生,怎样改进?然后再进一步引导:试一试把线圈接入电路和不接入电路时灯泡亮度有何变化。反复看完实验现象后得出:电路(2)中灯泡断开后要闪一下再暗下来,而电路(1)中灯泡马上就暗下来。通过这一现象,再让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得到良好效果[4]。学生通过做一些探索性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探索性和创造性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推理、论证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学生更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为其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可以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红军,陈清梅.论高考物理能力理论与命题导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7,(11):63-68.

[2]邢红军.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7,(05):51-57.

[3]吴新开,徐学军,彭双光.创新性实验的组织与指导[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9):5-7.

[4]陆顺寿,曹其新.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09):11-13.

刘忠响 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