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
【摘要】近年来,各行业门类部门响应政府号召并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各种形式的供给侧改革,有效地促进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独立学院也存在结构不平衡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样也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促进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教育;创新;策略
独立学院所属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近几年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更高目标的实现所要面对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问题。改革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减少剩余产能等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实现我国独立学院增加所需要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众多优质课程供给,同时减少不符合现实需求的教育产品的供给,优化独立学院课程结构体系的目的。
一、独立学院教育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相对普通高校来说,独立学院具有“民、独、优”等比较优势。“民”是民办学校的灵活办学机制。“独”是在人才培养上“独树一帜”。“优”是可共享母体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目前国内的独立学院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下列问题:1.当前我国独立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机构不合理。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针对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课程”一拥而上而忽视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第二、对社会亟需和短缺的人才的培养课程没有重视和突出。2.师资力量无法满足要求,师资结构供给不合理。社会进步的速度日新月异,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也相对越来越高,进而促进独立学院对师资力量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独立学院院系内师资的调配和供应结构不协调,没有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教师在人才培养上的应有作用。
二、独立学院教育当前面临结构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我国独立学院教育面临结构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的凸显必须通过改革特别是通过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来解决。1.独立学院很多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只是简单照搬母体高校的部分专业,对于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不加考虑和论证就开设;而对社会企业亟需人才和专业则没有重视起来。授课教师也是母体高校同样的教师甚至还有部分独立学院使用退休的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也没有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接受能力。2.导致独立学院师资力量产生的原因。首先,目前存在着很多独立学院教师的思想和意识没有随着时代更新的现象,因循守旧,依然停留在用以前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阶段,不关注时代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就无法面对和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必然导致无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人才。其次,独立学院的一部分老师是从外部聘请或者是兼职教师,无法保证师资力量的稳定性和专业性以及责任性,往往是随意性和变动性比较大,也就无法有效地系统地培养现代化人才。再次,独立学院内部院系师资力量不平衡,某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而某些专业师资力量臃肿,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
三、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策略
独立学院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起主导作用的政府“政策供给侧改革”和独立学院自身“服务供给侧改革”来解决。(一)政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独立学院的法规与政策。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的陆续出台确定了民办学院的合法地位和“独立性”。2008年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普通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举办独立学院活动,维护了我国独立学院作为民间力量独立办学的合法权益和在教育系统相对应的地位。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区分对待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独立学院的管理,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办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6年国家出台《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进一步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扩大了更大的空间,也为政府进一步给独立学院提供更多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同时政府针对我们独立学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其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可靠保证。在新时期,政府要结合社会需求规律、独立学院教育发展规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推动独立院校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改革,为独立院校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从而提高独立院校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的能力。政府作为独立学院的“政策供给链”,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为独立学院创新教育“供给侧改革”全面掌舵,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主导作用。(二)独立学院进行“供给侧改革”进而提升服务能力。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复合型、应用型、管理型、智能型人才将会成为未来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必定要与时俱进,以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更应该培养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型智能型人才,不断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甚至培养出未来引领某个领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独立学院要全面落实贯彻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深化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促进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在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民、独、优”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和提升独立学院为学生、为教师、为社会的服务能力。“民”是要用足民办学校的灵活办学机制,尤其针对公办学校想改又改不了,想变又变不动的都可尝试。作为民办的独立学院,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行全方位特别是供给侧改革,进行创新教育。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优化学院内院系师资、设备等资源,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制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最优质的培养。为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独”是要在人才培养上“独树一帜”,摆脱国家公办大学的条条框框。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培养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办学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发展都可以去尝试。在不断的改革和尝试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最优或者趋于最优结构。“优”是不仅要共享母体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科资源及教学传统、文化传统,还要积极开拓社会上各类优质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独立学院背后一般都有大学做支撑,这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库的资源,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最好的条件。要在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基础上,充分挖掘和使用母体大学优质资源,使母体大学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另一方面,利用国家对独立学院制定的各种政策,充分开拓社会资源,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把社会优秀人才引入到学院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老师,引进优秀企业与学院共同创立实验室和研究室;利用一切机会派遣学生到社会企业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真正地成为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苗晋峰,魏勇,代春倩.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2]涂海宁.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构性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
[3]吴国锋,李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2)
[4]武毅英,童顺平.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链条与思路[J].江苏高教,2017(04)
魏坚 邵华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