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及创新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教学仪器被引入到现代实验教学中,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如何管理好实验室,并使其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管理者的头等难题。总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如何高效、科学、规范化的进行,对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创新教育;教学;科研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主导,创新教育需要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团结协作、加强实践能力、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高端教学仪器被引入到现代实验教学中,因此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如何管理好实验室,并使其资源充分利用、效益最大,已经成为管理者的头等难题。总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如何高效、科学、规范化的进行,对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就我校实验室的管理谈几点看法,以供同道参考。
一、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高等院校担任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是截然分开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随便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仪器的操作和使用[1]。1.从工作特点来看,各教学实验室肩负不同的教学任务,承担不同的课程,基本的教学设施齐全,甚至因为专业课的特殊要求尚需配备部分贵重的精密仪器,但使用率较低,常常仅用于1―2个实验项目的使用,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并且需要专人维护和管理,需要严格的工作运行环境。很多实验技术员归属到各教研室和系部,对精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专业知识欠缺,上课任务繁重,从而导致仪器不能有效地被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的技术成员则是专业实验员,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以及熟练操作均较熟练,但不属于任何教研室管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辅助操作和指导、维护。行政管理上,科研实验室的技术成员从属于实验中心或院领导,但是在仪器资源使用权分配上,还是课题负责人直接负责,尤其是为了完成某项科研课题特意购置的大型仪器,基本只有该课题小组在使用,科研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也较少参与,因此这些仪器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造成了资源浪费。2.从管理上讲,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都各自封闭管理,不能统一,无法资源共享,实现最大化利用,限制了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培养和综合应用分析,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不利[2,3]。3.从经费投入来分析,有些仪器在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内均需要配置,但使用频率不一,大部分教学仪器基本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仪器出现故障或损坏是常见的事儿,这会影响学生的操作,因此学院需要配备充足的设备数量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保障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时间[4]。于此同时,科研实验室仪器却在闲置。科研实验室仪器仅为优先满足课题小组使用,常规仪器和精密仪器均需配置,使用频率不高,仅针对有科研项目的教师等少部分人群开放[5],不能很好面向广大学生,无疑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和资金的浪费。如若两者不能很好的接轨,造成的损失则不可估量。
二、实验室管理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者的素质是当前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现在的高校实验室教育应该将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对于教学应用型院校而言,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能给学生带来诸多好处。1.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内化。现如今的课堂教学已经广泛使用于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通过PPT中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向学生传达了更多的知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授的课程。这些终究是被动接受,而实验室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学生在直接动手的实践中领悟知识、发现问题。这样学生既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规范操作,还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失误进行知识的综合分析与思考、脉络梳理,甚至通过实践提出批判性的观点和大胆的革新理念与设想,达到料想不到的实验教学效果。2.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相融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科技不断进步、向前推进,学生在校不仅仅是学习经典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接受发展新动态、汲取新养分。教学实验室通常为常规设备,在这方面受到了仪器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与最新进展接轨,因此难以达到预想的结果,这正是科研实验室的优势所在,科研实验室拥有较多高级精密仪器,层次上比普通教学仪器高级,这些都是学生平时难以接触到的,往往也需要高级的实验技术去驾驭它们。如果能很好的示范给学生,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新领域的实用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深入研究的习惯。
三、加强管理,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针对目前我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和当前大学生创新培养的教育改革趋势,在此,笔者对于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1.有限开放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统一管理。采取有限开放,一方面为了科研团队有效完成相关科研课题和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科研实验室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由于受到管理机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高校科研实验室普遍存在封闭、小而全的弊端,并且仪器的使用和制度管理都是独立的,而且新设备的采购及原有设备的维护等费用全由科研实验室自己支配,这些都不利于实验室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利用。所以说,实验室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设备共享,原则上设备共享是建立在统一化管理的基础上的。2.科研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设备用于本科生见习教育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科研实验室的一些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价格较昂贵,为了充分利用可增加学生的见习教育,把学生分组,轮流在科研实验室对仪器进行操作演习。例如流式细胞仪,科研实验室常用来分析肿瘤细胞DNA、RNA的含量,有时用于分析免疫细胞功能等,临床上还用于各类血细胞自动分析和分选,这些基本技能是检验专业学生的主要技能,而教学实验室是不可能购置这么贵重的设备的,所以说针对检验专业学生在科研实验室开展见习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具体开放的这些仪器要突出展示操作方式,有专业的实验教师示范讲解,这样便于理解课本知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为以后进一步参加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础。3.通过选拔,让对科研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选拔一些对科研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创新实验中,在科研实验室教师的教导下,从事一些基础性的科研工作。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首先能够比见习更熟悉许多仪器的规范操作,更使学生受益的是指导教师手把手地悉心讲解,可以了解课堂以外的学科前沿的动态知识,启发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思路,这样在带教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让其真正能够在科研中思考,在实践中分析和提高。最后,由于各项条件的局限,太多创新措施无法实施。在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资源利用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上,如何使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促进而不干扰,高校必须有自己一套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这不仅关系到实验室管理的高效运行,更关乎着高校的未来发展高度。希望能在教学与科研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管理上辟出更好地捷径,以便更加有效的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培养出更加杰出、优秀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士宏,陈武元.论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79-81.
[2]李斐然.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职业技术,2015,(2):50-51.
[3]何晓芳.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13,(3):92-94.
[4]范荫恒,玉占君,张文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单人操作”模式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24-25.
[5]牟英华.我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27-28.
李建国 任吉莲 范雅琪 杨赛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