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教育探析
在经济知识一体化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进步民族崛起的希望,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靠的是企业的创新,创新的企业需要的是创新的思想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创新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它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教育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其中,个性培养和兴趣开发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它能够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意识。同时,积极的评价激励机制也对创新教育具有外部促进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树立大学的创新教育信心。
一、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离不开个性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属于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个性培养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来唤醒和激发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会存在差异性,因此个性培养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具体的培养内容包括个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个性培养对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个性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养成。二是个性培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三是个性培养可以构建大学生创造性的知识体系。
(二)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实施措施。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缺乏基本的教学实践经验。虽然在一些社团活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个性培养教育有所涉及,但缺乏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管理模式,因此,个性培养教学显得较为松散,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和价值。另外,教学激励措施发展滞后、教学评价不够科学、教学手段相对匮乏也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个性培养教育的现状,可以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一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目标。高等教育院校在教学之初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规划,让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自身的人生目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步做好每一件事,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去对待所有的工作和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思想上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二是构建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个性培养除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以外,营造浓厚的氛围也是重要的培养手段。高校要把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目标提高到重要的高度来对待,可以形成校园标语或者校训,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三是建立良好的管理队伍,做好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具体工作。大学生个性培养工作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和工作,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建立学生辅导员、学生团委等学生管理教育机制,通过学生组织的引导教育,促使大学生个性培养得到有效推进和提升。
二、重视大学生的兴趣开发
在大学教育中,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最关键的因素,兴趣开发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投入到创新教育中。具体的兴趣开发措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高校角度来看,要重视课程设置。
各大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添能够确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尤其在制度构建上,要建立选修课、学科转换等方面的学习培养框架,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从而为大学生的兴趣开发奠定基础。
(二)重视教师对于学生教学的积极引导。
作为高校教师要想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优化性,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大学生往往都会在实践学习中建立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高校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就会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导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可以拓展教学的相关知识。将大学内容与当前的科技前沿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先进性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兴趣开发的良好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科学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良好的激励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个性品质、开发大学生兴趣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科学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和激励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良好行为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创新型的大学生。具体应该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建立奖学金制度。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力是无穷的,奖学金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通过奖学金奖励机制,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识,奖学金的设置,要按照功能进行科学有效划分,建立科学的评选条件,以激励学生的创新发展。二是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当前的大学生大都以团队创新为主,我们在建立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团队的激励,让大学生在具有物质保障的基础上,重视大学生荣誉感的鼓励,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三是营造氛围,建立自我激励。创新教育不单单靠的是学校、老师的外部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建立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自己能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体现,建立创新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投入到创新教育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总之,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今后高校教育的宗旨和方向,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兴趣开发,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创新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当然,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立足现实,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和探究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新手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
作者:詹国华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