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英语教学
摘要: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面对新的对象,新的学科教材,新的质量要求,要求以人为本,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关键词:创新教育 新对象 新教材 创新性学习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一些没有解决清楚的问题存在于英语教学中:其中一个问题是教师观念的不完全转变,学生主动性不高;还有存在“灌输”教学方法;再就是偏少的外语实践、并不灵活的知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不能提高。随着形式的变化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展现出新的特点,适应新形势下英语课堂教学和解决新问题,就需要继承以往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并善于创新。如果你只是用过去的思想和方法,那就很难改变英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1创新教育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特点
第一,上课时学生们在教室里坐着,听讲时表情没有变化,并不积极举手以及不太确定地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迸发。如此看来,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努力的把课堂气氛营造的更加民主、自由还有和谐。使得学生上课时感觉身心愉悦,并且有空间和能力去自由探索,产生创造力和灵感的火花。教师要将教学和学习这两种活动真正形成多方向形成一个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是需要由学生确定的“教学法”,使教师成为顾问,让教师成为学生走进知识的引导者,这样学习教学内容就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最好的引导者便是学习兴趣。如果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那么学生学习就变成是被迫的、被动的,根本不是创造学习。要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创造学习,就是要不断的去引导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一直的目标。第二,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面对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式,进而对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进行鼓励。主要的侧重方式是让学生积极的去思考问题,并且对于老师的提问敢于积极的去回答,而对于学习成绩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更应该耐心的去鼓励,尽量的转变学生不积极的态度和情绪,消极思想顾虑、心理负担和学生的困难。这种情况需要一个生动、的多样化、多方向的信息反馈。说起课堂教学,人们就会想到这样一个教学模式:复习---导入新课――教授新课――练习――布置作业。课堂活动为:听,说,读,写。未可厚非,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你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课堂缺乏活力。学生为学而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运用不只一个感官进行学习,尽量通过其他感官牢记信息。第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开设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晚会等形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目的是多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和动脑。通过练习,英语自学能力如下:根据发音和拼写的规则英语单词的拼写和朗读:独立使用视听手段来理解英语课文和练习英语教师可以独立地回答问题,根据课文:教师可以独立完成预览和复习工作:使用独立的学习工具,书籍和视听设备,可以阅读和学习一篇课文,在预习课文中发现困难点,以及培养质疑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能力,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第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本身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互相讲故事和对话,让学生党小老师,来进行短剧节目的表演,让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听更多的英语歌曲。让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2创新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第一,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例如“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听他说”是一种倾听。第二,重视学生协作意识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从而给创新教育提供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主体作用以及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首先,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其参与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创新和思考。第三,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发现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组相似性较高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学生的引导进行思考,从而全面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引导来自己探索和发现,并得到正确结论。第四,指导学习方法,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这也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将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是进行教育优化的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
3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效果
将这样的英语教学模式运用进去,学生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的听说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出色。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转变了角色,从以往的被动听课,转变成了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4结束语
教育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和时代需求相适应的人才。21世纪需要更多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笔者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的创新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中学教育(创新教育专辑),2001,(8).
[3]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C].北京教育,2001,(5).
[4]张志勇.关于创新教育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3,(3).
作者:朱婷婷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