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的改革

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的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8 19:17:00人气:496

一、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

1.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职能是指一事物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研究问题、制定对策,都必须从分析职能这一基本点出发。国际图联将图书馆职能归纳为四项,我国进一步概括为两项:即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第一,教育职能。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与生俱来的,在创新教育中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更加令人瞩目。图书馆教育与课堂教育相比,更具有自由性、可选择性,它是以读者为中心,利用自身拥有的系统性、完整性的文献信息资源,满足读者主动学习、思考创新的需要。第二,情报职能。高校图书馆是实现信息知识传播不可缺少的机构,具有情报职能。它通过传统的文献借阅方式和现代的文献信息有序化、数字化处理技术,方便快速地将知识“情报”传递给读者。

2.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第一,高校图书馆用户。高校图书馆用户大致可以分为在校大学生、教师和部分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三类,他们对图书馆人文知识信息需求的差异性不大,但对专业知识信息需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对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过程,涉猎的知识大致可分为广博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前沿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两大类;教师和部分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领域知识的积累,他们的信息需求点更集中于后者。

第二,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是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创新教育环境中读者对信息需求有更新的要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专业化和综合化程度加深,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读者在做研究课题时往往要利用多学科领域的方法和成就,查阅大量的文献。另外,随着知识老化周期的缩短以及边缘学科的不断产生,使得人们对文献的需求不仅要求全,而且要求精、准、快。

第三,用户的服务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馆藏及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信息时代以大范围、高效率的信息知识流动为重要特征,如此浩瀚的信息若不加以有效管理、疏导、组织,将导致用户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最终,知识传递、信息导航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图书馆员的肩上。

二、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方向及措施

1.改革目标

适应创新教育要求,努力加快图书馆自我创新的步伐,利用图书馆“因材施教”的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情报职能、服务职能和中介职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2.改革内容

第一,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需求,以业务改革为中心,努力实现图书馆自我创新。业务改革――部门结构的调整:为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应适当调整部门设置,从流通、期刊、采编三个部门为主的传统结构,转变为以业务基础建设和读者服务部门为主的部门结构。文献信息资源的结构创新:通过调查研究,重点了解本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及其特点,确定各学科、各层次、各载体类型及各种文献的入藏比例,广泛收集印刷型、数字型、网络型等多种类型文献信息,实行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文献信息保障模式。技术创新: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加快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步伐,改变落后的手工检索手段,尽快实现馆内计算机检索、镜像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检索及远程联机检索。服务方式更新: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构建一种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依托,以计算机服务为主,以本地面对面服务和异地远程联机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最终目标。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包括新技术教育、情报知识的获得与更新、相关知识的补充等,以优化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在职称评定、经费使用、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制度保障,使馆员的学习具有动力和约束力。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一套完整的公开、平等、择优的竞争用人机制。图书馆管理实行馆长负责制,工作人员实行竞争聘任制,业务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在用人机制上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在分配方式上实行以岗定贴、岗变贴变、在岗则有、不在则无的改革。总体上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形成利益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

第二,实施以信息检索利用为核心的图书馆教育,变图书馆的无形教育为有形教育。文献信息的电子化、全文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形式也将逐渐多样化、专业化。读者作为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必须要很好地掌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技能,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其实施以文献信息检索利用为核心的图书馆有形教育。图书馆有形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用户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现代化工具,在无穷无尽的信息中,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解释、利用信息,创造出新东西。

第三,拓宽服务领域,强化主动服务,让服务面向社会。高校图书馆应由以往的被动接待读者转变为主动向社会发展读者、吸引读者,服务内容从实物的占有变成信息的共享,满足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要求、准确掌握科技前沿动向的需求,并根据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信息服务,形成一种动态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模式。积极开发和推荐信息产品,搭建高校与社会沟通了解的平台,有力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树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

作者:康哈日巴拉 单位:通辽职业学院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