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制度论文 > 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日期:2017-01-13 07:02:33人气:1901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权责发生制被全面引入行政事业单位,同时需要适当分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促进新型会计核算模式和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相适应,这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步伐,保障全面绩效管理的实施。本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影响

一、事业单位加强会计集中审核和财务管理的意义

1.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监督

要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可以通过对事业单位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这将会利于财务部门摆脱单位领导的束缚,进而变成一个更独立的机构。事业单位传统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大多时候需要听从上级的指挥和命令,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同时也造成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预,使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得到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地位,保证其工作的规范化。

2.有助于优化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结构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相对比较分散,对财务工作难以实施高质量的集中核算,因此需要精简人员,对部门进行优化与调整,使人员编制更加科学和规范,从而提升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有助于保障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权利,将相关程序化繁为简,积极开源节流,努力为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二、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资产存量和流量缺乏严格的控制与管理,这种现象在一些事业单位屡见不鲜,相关制度和管理要求也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和有效落实,对于固定资产的维护、使用、借出以及调拨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此外,在资金管理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普遍缺乏对库存资金的严格盘点,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打白条的情况,致使不少事业单位款项难以及时到账,也加大了各种抵押和租金的入账难度,一些财务管理部门还存在着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得以良性运转的保障。从政府会计制度的征求稿和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将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效整合,并且也对科、教、文、卫等领域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有效的统一整合。对财会人员而言,还需要适应期。此次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尽管在理论上很完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相关政策与制度的执行力度,以最大限度实现预期效果。事业单位在引入权责发生制之后,对相关财会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除了要正确、高效地处理基本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还需要加快成本核算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管理的需要。加强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积极引导相关工作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中,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划力度,积极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执行效果的反馈力度,有效落实各项制度,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公开财政信息等方式,增加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在财务报表中对事业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得越充分,政府财务收支情况就越容易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就可以有效减少信息屏蔽现象,有助于规范各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可以有效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其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将进一步健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过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侧重点在于资金管理,对财务信息的管理缺乏重视,事业单位常常出现虚假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这就更加需要有效落实权责发生制,不断调整并优化收支的结构和比例,对于那些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就算是已经支付了,也不作为当期费用入账,从而实现更加合理、科学的收支管理,以此为基础有效评价财政资金绩效和使用效果。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实现更高水平的预算编制,除了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情况,还需要关注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并对绩效展开积极有效的评价,使各项经济活动得以规范,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信息数据,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目前会计行业对会计信息化进行了广泛的应用,比如会计工作进程、核算以及业务决策等,有助于构建和完善现代信息系统。其中对信息的实时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数据录入信息系统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与整合,同时也有助于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和会计电算化相比,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事业单位等部门可以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会计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在会计领域的会计职位与管理会计职位的信息化集成,以及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信息化集成。对会计信息化加以充分、合理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会计核算工作包含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会计工作从电算化转向了信息化之后,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解决复杂的数学运算问题,在降低财会工作难度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水平。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财务管理的便捷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并完善报表体系,创新会计核算方法

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双体系平行记账模式,也就是说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在开展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也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并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纳入其中,更好地兼顾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在平行记账模式下,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具备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实现二者的适度分离和相互关联,从而可以更加全面、清晰、客观、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以及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为单位的决策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和科学的财务数据,进一步提升单位管理者的财务管理和战略水平,为其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资产项目进行细化,不断优化和完善会计科目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根据其用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和核算,及时反映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有效区分自用资产,及时、有效地弥补相关信息,加强资产管理力度,对本单位自有资产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核算。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项目进行细化,不断优化和完善会计科目。新政府会计制度还要求在分类核算的基础上,根据摊销和计提折旧的需要,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从而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初始的入账成本和资产的账面价值,对资产的变动情况有更加清晰全面的反映,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3.加强跨期摊配费核算,进一步反映债权价值

新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完善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坚持谨慎性原则的核算单位有义务保证各事项的实现,并对其负责。此外,需要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对各项活动的费用和收入进行确认,以严格控制业务活动的成本,同时加强跨期摊配费的核算,对债权价值更进一步反映,从而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水平,为其实现更好的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凤兰.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2).

2.孙百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财会学习,2018(32).

3.付利.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纳税,2018,12(31).

作者:零庆忠 单位: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