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化学教育的影响
一、新课改在中学化学教育的要求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它更应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强课程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改变,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首先,转变观念,改变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授与学已经不能满足先进社会对人才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因此要求我们转变以往死板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合作、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钻研探究,鼓励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不拘泥于书本上有限的知识,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上,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改变教学方式,激发探究与合作。化学较强的实验性使得讲课与做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的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增加教学中实验内容的比重,使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并鼓励他们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摸索,自己设计一些方案进行实验,在条件和能力不足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条件对其进行帮助指导,不要打击他们的探索热情,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使其在合作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增进知识,并同时在交流中学习到沟通、互助、合作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最后,改革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由于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以分数定好坏的评价方式便显示出了些许的不足。因此,应在评价中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是如何得出答案并在其中学习到了什么。传统的考试方式不仅不能较全面的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还会对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一定的评定,并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哪怕只是一个很微小的闪光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也会提升很多。
二、新课改对中学化学教育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化学知识的杂、繁、碎使得学生仅仅靠死记硬背无法完全掌握其精髓。同样,传统教学模式僵化的课堂内容更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内容丰富的课本、探索性强的实验,还是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活跃的课堂气氛,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其次,有利于教师职能的转变,减轻教学负担。由于教师的职能一改传统的授课,解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决,这便由原来课堂教育老师为主体的情况变为学生为主体,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再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对学生化学知识储备的提升,其较之前更进步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放的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索求知能力,多样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帮助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的引导与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保证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些能力并不只是通过书本和应试就可以可以获得的,而这些能力正是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具有的。当然,新课改在对中学化学教育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使一些学生钻了课堂开放自由的空子,变得更加放纵;分数的看淡还使得之后对人才的选拔与评定更为复杂繁琐。
三、结语
近年来,新课改对中学化学乃至全部课程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目共睹,而我们在坚定不移的坚持新课改的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它的不足,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以适应我国的教学状况,走出一条更新更好的新课改之路。
作者:张斌 单位: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