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案例教学可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方法,适合在一个教学模块与相关教学模块结束时使用。案例教学是一种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环节的同时,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实战”的感觉,有助于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变被动听课到主动思考。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担任不同的会计角色,完成一整套账,从而全面熟练掌握会计工作流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整体观和辨别是非的综合能力。
二、实践操作能力的增强是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目的
会计学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学会后要在工作中运用。对于高等职业学校而言,其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适当增加学生上机课时,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仅仅开设一科会计电算化操作教程,并且课时较少,这样远远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近几年,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学生对会计软件的使用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生的上机课时,为案例教学积极地创造条件。要求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尽量独立完成一套会计资料,从建立账套、录入期初余额、凭证的输入、记账到报表的生成。任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一边督促学生操作,一边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目前市场上有多个不同的软件出版商,专业教师应争取让学生对国内主要软件出版商的软件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如何把通用的会计软件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原先的会计软件怎样修护和完善;对软件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怎样解决;会计软件的日常维护能力等方面,应是每一位高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所要掌握的。
2.注重学生对会计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
会计同其他技术工作一样,要求从业者具备较浓厚的基本功底。例如点钞、珠算、会计数字的书写、凭证的填制和装订、账簿的启用和封存、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和格式、会计公文的写作方法等,这些都属于会计的基本技能,都要求会计专业学生熟练掌握。在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教师必须就这些环节涉及的会计基本功给学生做演示,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掌握会计的一些实际操作技能。基于此种状况,高等职业学校可以考虑将企业工作过程带到学校里,比如将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引到学校中,让其在学校进行现场办公,同时担当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某些简单业务由学生操作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辅助手段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除了在教学中传授各种专业知识、传递专业文化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教育。观察学生的心理是否有问题,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第一,建立专业教师指导机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及难题。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师应该建立课后辅导小组,将本门课程的重难点加以化解。第二,建立学生教师负责制,解决学生在学习以外存在的问题。教师除了针对所教内容辅导学生之外,更多的要侧重人文关怀。第三,建立学生学习小组,配备教师给予指导。学生可根据自愿和兴趣组成科研小组、社会实践小组、考证小组等,每一个小组指派负责教师给予指导,使每一位组员都得到锻炼,产生成就感。
作者:张秀珍 张淑娟 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