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论文
1.创业教育资源及办学条件极度缺乏
第一,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当前,创业课程教材大多都是外国的,尤其是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创业课程教材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内尚无较为成熟的创业教材,完全参照国外的一套理论,又不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并不能完全适用。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和创业实践,很难有适应中国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教材。作为尚未融入学校教学体系的一门课程,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更缺乏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久而久之,创业教育便会成为高等教育这顿大餐的开胃菜,可有可无。第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数是没有过创业经历的,既不具备创业相关经验,也不熟悉企业的运作,无法对学生进行很深入的指导。而创业教育迫切需要既通理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但就目前创业教师队伍来看,“双师型”教师非常稀缺,高校教师大多没有实践经验,有创业经验的又缺乏较高的理论水平,因此完善创业教师队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目前,湖北省内创业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高校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该校于2011年12月成立了创业学院。据悉,该学院成立以来,有名无实,创业学院没有专职教师,该学院的教师的归属都在公共管理学院或者会计学院等其他相关学院,只是挂名到创业学院,学院没有属于自己的专职教师,没有学科归属和学科建设,教师不能站在创业教育角度来进行科研和教学,很显然是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发展。第三,学校办学条件局限。在课程设置上,我国很多高校的大部分理论课程都是合班教学,也就是所谓的大班教学。根据国外创业教育的相关经验,创业教育适合一种师生互动、引导启发、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最合适的就是小班教学。创业类课程既非专业课程,又非实验课,很难实现小班教学。所以,创业课程教学只能按照一般理论课程实行大班教学,如此一来,是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无法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并认可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缺乏社会关注和广泛认可
当前,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也还颇有争议。大学生创业尚未获得我国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同,一是家长认为学生毕业之后再去创业是走“回头路”,还不如不读大学直接去创业,大学毕业再去创业纯属多此一举。二是大学生创业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身是无法完全承担的,无疑需要靠家长的支持,而且还会有很大一部分风险,大多家长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找一份稳定工作,没必要冒着风险来创业。因此,很多家长是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去创业的。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取得家长们的广泛认可,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扶持和关心,任重道远。
3.创业教育缺少配套资金支持
近些年创业教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国家和地区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仍然没能彻底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短缺这一难题。首先,在国家政策层面,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出台了创业贷款及创业项目资金支持,金额一般为2~20万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办理流程复杂,审核过程繁琐等问题。创业者在实际申请过程中未能受益,绝大部分创业者并没有机会享受到此政策。此外,依靠学生自己筹集资金也不太现实,首先大学生创业没有较多的人脉资源和广泛的社会支持,大部分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创业,其次很多家庭还承担不了这笔资金。所以,大学生创业完全依靠自身或家长很难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4.缺乏大学生创业竞赛教育平台
创业竞赛是创业教育一个重要平台,通过创业竞赛,可以激发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让创业教育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虚拟转为现实。这种教育形式已然成为共青团、学生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形式,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新载体。目前,国内创业竞赛相关的赛事较少,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受社会关注,参赛团队通过项目策划,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运作等过程来完成一个创业项目,并通过比赛中的竞争,挑选优秀的创业项目,借助企业家投资或各地对创业项目的扶持来完成创业者创业梦想。我国非常欠缺将创业教育与创业竞赛相融合的一套完整、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当务之急,应当提供类似“挑战杯”的创业竞赛平台,为学生的创业教育启蒙,创业思想实践,以及创业成果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作者:赵亮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