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论文
1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原则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以人为本同样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以学生为核心,把学生的要求作为思考工作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学校同样也要强化对创业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逐步提升职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水平,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1.2针对性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规模大,全体的创业教育必不可少,但针对学生个体的创业教育也必不可少,并且针对在校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载体,做到全体和个体的互为补充,全程和阶段的相互融合。
1.3信息化原则
随着新媒体应用的不断渗透,学生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有效信息的收集和成为可能。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顺应时展的要求,搭建符合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
2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型构建
结合工作重心和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创业教育模型构建应包含五个关键要素: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载体、服务人员、跟踪评价机制。五个关键要素的总体关系概括为:通过强化服务过程、载体和人员的精细化程度,辅以跟踪评价机制的反馈激励,持续改进为服务对象提供创业教育的工作水平。3.1服务对象。创业教育服务对象的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避免出现学校创业指导人员片面关注学生、学校这一服务对象,而忽视了创业教育的市场环境。二是要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
2.2服务过程
创业教育重在过程,高等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在校的三年,并要做好后续的跟踪服务。根据在校三年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大一新生初入大学,创业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其转换角色。结合职业兴趣测试软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大二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校园生活,创业教育关注重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等形式加强专业形势和创业方面的信息传递,启发学生投身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为创业储备知识和技能。大三学生如果有号的创业想法和项目,鼓励入住相关创业孵化基地。
2.3服务载体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载体的建设可以概括为“一主两辅一平台”。“一主”指的是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最主要的创业教育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受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体,但是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改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新教学方法。“两辅”主要指的是各种创业教育活动、竞赛和创业咨询。依托学校或社团开展创业大赛、就(创)业知识竞赛等是对职业指导课程的有效补充和生动实践。创业咨询是对全员普适性创业教育的延伸,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创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一平台”是指创业教育的信息化平台。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好创业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平台,要求涵盖的主要模块有创业教育网络课程、创业政策、案例分析等,从而有效拓展创业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2.4服务人员
为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支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精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等职业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相对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创业教育要求还远远不够,所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指导兼职教师应吸收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院系及相关职能处室领导和大型企业工程师或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并且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这样可以保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创业指导。
2.5跟踪评价机制
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好不好,跟踪评价机制起到关键作用。从跟踪评价的结果中可以有效反映模式的运行效果,并可以促进工作的不断改进,持续的跟踪评价还可以保证服务的连续。在这里主要关注三点:一是要关注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避免成为内容的灌输,考核采用简单的大论文。要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分成几个单元,采取生动活泼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接受的程度。二是要关注学生活动或者竞赛的参与广度。参加大赛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名次,更多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能从中学到东西。三是对专兼职教师的考核培训,要避免走过场,不仅仅要拿到资格证书,更应定期研讨授课内容、形式,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作者:仲韧 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