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下的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针对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1235”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团队、鼓励学生参与工作室与各类竞赛、校企融合等手段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1235”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能力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地方高校培养的传统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1]。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这引起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中共中央及教育部先后分别下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工程教育,开启了“新工科”建设。湖南文理学院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2018年被确认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我校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秉承学校理念,坚持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在教学上不断进行探索,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院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有三个,分别是自动化、通信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其中,自动化和通信工程属于我校热门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社会需求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对该类专业学生培养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性。
2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如下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2],存在大而空的现象,定位偏离了实际;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不够[3],部分课程内容有较大重复;实践活动整体比例虽然有所提升,但部分实践流于形式,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教学实施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采用“满堂灌”形式,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没有普及,缺乏必要的课程支撑;高水平的教师欠缺,有工程教育背景的师资力量有待加强[4];校企合作的深度[5]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3改革措施针
对我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以“1235”模式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应用型能力,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竞争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指的是1个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2”指的是2个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3”指的是3个平台:通识课平台、专业课平台、个性发展平台,“5”指的是5个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个性选修课,总体关系如图1所示。通识课平台包括思政类课程、军体健康类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应用基础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课平台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个性发展平台包括人文艺术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各类证书、各种竞赛,课程平台关系如图2所示。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实施的教学活动息息相关,而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方面,因此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非常重要。
3.1理论教学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原有课程体系[6-7]较混乱,部分课程开设先后顺序不对,如电路理论和模拟电子技术这两门课,原来是同在大二上学期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要用到电路理论的知识,一起开设不合理,因此将“电路理论”分成两个学期,一部分内容在大一下学期上,一部分内容在大二上学期上。此外,还存在诸如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严重、部分课程内容重复高等问题,如电气工程基础、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工厂供配电等课程内容有较多重复。为此,在对市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删掉部分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8],增加行业的最新应用。(2)改革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对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采用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软件进行仿真,引导学生学会专业软件的使用。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等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手段进行教学。同时引入企业人员到课堂授课,将学生带到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讲学做一体,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全方位多角度对教学进行改革。(3)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平时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将平时成绩与期考成绩的比例从原来的“三七开”改为“四六开”甚至是“五五开”。平时成绩的组成多样化,除了考勤外,还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实验、期中考试、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度等环节,期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概念性的内容。
3.2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上,根据市场需求修订实践内容,如“电子设计制作实训”,原来是使用protel99se进行绘图和制板,现在改为用AltiumDesiger进行绘图和制板。增加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课时,依托学院多个省级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对每个实践环节做实做好,如“电气控制设计及生产安装实习”“现代电气控制应用实训”等环节,整个实习实训过程中,教师都是认真负责,学生的作品都要经过验收,否则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不及格。部分实践环节如“嵌入式系统开发制作实训”,直接由企业负责,最终验收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答辩并检验学生的成品。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院的各种工作室,如教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互联网+竞赛等,通过这些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9-12]。
4实施效果
经过上述各种措施的改革后,学院电气信息类学生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学生总体动手能力提升。由于增加了实践环节学分,同时对应的实践环节都落到了实处,对实践环节的监管也比较严格,每个环节都锻炼了学生不同方面的应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反响较好。(2)竞赛成果喜人。学院电气信息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取得了较好成绩。2020年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019年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1等奖1项,2等奖7项,“挑战杯”竞赛全国3等奖1项,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结语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式下,各大高校都在努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我院在经过上述改革措施后,以5个模块为基础,以3个平台为依托,以2个方面为重点,提升了电气信息类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
作者:敖章洪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