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析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课程特点
1.内容丰富性。《会计电算化》内容涉及会计学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工具等内容。从了解的层面说,该课程囊括了会计电算化的所有知识,内容丰富且更新快。
2.基础性。《会计电算化》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使用会计电算化的入门课程,其内容强调基础性,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基本原理,能进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会计实物以及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意识。
3.实践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必备的工具之一,是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作为技能,其提高的途径只有一个:不断地实践,动手去做。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更强调动手操作能力。
4.实用性强。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该课程强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
二、课程内容定位
该课程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入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能力,相关教材有很多,内容各有侧重点,大致均涉及以下方面:本课程根据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模块和项目技能进行了选取和细分,最后确定“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具体项目”。该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来组织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及社会需求调整或增减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应用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课程教学方式
为了了解学生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对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会计系2013级会电4班和会电5班的学生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为数不多的经常接触计算机的学生中,一般都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等,以娱乐为主,对计算机了解不深入。调查中20.0%的学生表示学习会计电算化是为了通过相关等级考试,80.0%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今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要,明确学习该课程的目的;
(2)会计电算化相关操作技能的提升。基于上述分析,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教学方式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如下调整: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现场教学法,将课堂搬到企业、银行、税务局,提高教学直观性;项目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仿真教学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任务驱动导向教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在任务中设置陷阱,让学生按常规操作,遇到陷阱,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分析问题,提出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在任务讲解中选取校外实训等案例,介绍相关核心操作,生动有趣,易于接受。过程中,学生按模块划分角色,每人承担不同任务,掌握相应角色的技能与思考方法,便于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分配任务中,说明主要思路,具体操作由学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况打分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陈冉 盖海红 田亮 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