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作用下的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作用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不仅加强了会计内部控制,使得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同时也对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1.对审计线索的作用
在传统的会计记账中均采用纸张的形式对各种会计资料进行登记及存储。审计人员通过对这些纸面信息的查阅搜集审计线索、完成审计工作。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只需要将会计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就能完成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对于大多数审计人员来讲,由于作为审计线索和凭证的原始数据经过了计算机的数据盘查和信息处理,从而大力加强了漏洞查找、查错、防弊等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对审计内容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环境十分复杂,使得审计内容相应改变。审计的顺利完成需要流程图及数据测试,而执行数据文件中主要依靠计算机软件的运行和审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等方面。
3.对审计人才的作用
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审计基础性理论知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及会计处理系统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部门应该兼具审计人才、计算机人才、系统分析人才、系统操作人才等复合型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建议
1.不断健全审计准则和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审计制度的约束。时代发展变化快,旧的审计准则难以满足新形势的会计需求。因而不断健全相关审计制度势在必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对审计线索的保留和存储也极为重要。例如: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应该详细记录并保留下来;系统中的某些暂存文件,超过一定时间段后就应该立即处理;对于审计需要的文件,应及时进行备份等。
2.加强事前和事中审计
会计电算化以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作为衡量标准。基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不仅审计中要对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考虑周全,还要重视对系统设计、开发阶段的审计。通过对事前、事中审计的落实,有利于协调审计与会计职能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审计人员应该进行软件开发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对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监督。保证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之间的协调性。事前和事中审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是否严格按照相关开发控制标准进行整个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信息提供的管理制度和安全保密措施是否健全;信息系统是否建立了及时防止会计人员对信息有意的舞弊或偶然失误情况下的相应措施;信息系统的操作是否实用合理、功能是否完善、能否满足用户管理及数据处理的要求;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流程应该与我国会计纪律、法规的规定相符合等。
3.培养复合型财务审计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审计工作的开展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审计、财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当下,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软件操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促使审计人员能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环境,快速、准确的进行信息查阅、提取、审核,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学校方面应该注重复合型财务审计人才的培养,在会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日常教学计划中,应该加入计算机内容的教学,促进我国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趋势,也对会计工作的效率及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审计准则标准的完善、事前审计的加强、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调整,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杨泽宇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