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启蒙教育论文 > 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创作分析

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创作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25 15:57:00人气:786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带来了冲击,大多数人选择手机新闻客户端等方式来获取最新资讯,很少通过电视广播来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大环境中更好地生存。教育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要及时发现不足,深入改革,明确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媒体事业;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发展方向

近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各个电视台争先恐后地推出教育类节目,以便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过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就算有再多的节目,如果做得一塌糊涂,也是毫无意义的。如何创作好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本文具体探究这一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一、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宗旨

从广义上看,教育类电视节目是用来普及知识、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的,这也是它的宗旨。与其他广播电视类节目不同的是,教育类节目更重视学术性、实用性。要想让教育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就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方向。要秉承树人育人、服务社会的宗旨,不能为了加快速度,就忘记了初心。有一些节目效仿综艺节目的做法,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利益,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就是深刻的教训。精准的节目定位会带领节目脚踏实地地走向成功。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把“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作为核心理念,拒绝低俗化娱乐节目,提升频道整体形象,充分满足观众获取知识、获取观点、获取思想的需要,形成鲜明特色。发展中,科教频道没有因为坚守“三品”定位而“曲高和寡”,反而凭借优质的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形成了《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等许多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教类专业频道,收视份额不断增长。

二、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

教师、学生和家长是教育类电视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另外还有一些教育管理人员以及教育研究者。这里的学生范围是广义的,不仅是在校学生,也指需要学习的各阶层人员。像农民、工人都可以是学生,他们也需要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工作技术,也在节目的受众范围中。广播电视相比其他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声音、画面来传递情感。节目中不仅有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还要插入恰当的背景音乐来锦上添花、烘托节目气氛,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稳定收视群体,保证收视率。教育题材的广泛性并不等于教育类节目定位的宽泛性。栏目化并不是教育类节目的最佳形式,教育类节目应以系列化节目为主,节目生产专题化、项目化,通过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经费预算、观众定位、收视预期、节目回报等之后,再投入制作,确保节目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教育类节目如果定位过于宽泛,会失去固定的受众群,越专业的教育类节目越能吸引目标受众和广告客户的眼光。

三、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

广播电视媒体是一个利润极高的产业,通过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使其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市场范围、更加美好的前景。教育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的进步,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同样拥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如何将广播电视节目做得更好,就要求播音员及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教育学方面掌握更专业的知识。调查发现,专业性越强的教育类节目收视率越高,受众群体越广泛。

四、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当前的困境

在明确了教育节目的宗旨、受众群体范围以及如何进行市场运作后,还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教育类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做到精益求精,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要全面发展,使节目有更长的寿命。1.采访内容、对象、角度的局限性一些学校为了宣传会邀请媒体来为学校作报道。大部分的教育节目内容围绕学校和教育局展开。但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看群体的需求。节目面向的观众,不仅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有其他人。要想拓展收看群体范围,就要围绕教育来进行,在节目中呈现多样的资讯。节目要重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探讨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丰富采访的内容,让电视节目更加精彩。2.节目内容形式单一性目前很多教育类节目比较枯燥,原因就是形式太单一,让受众产生了视觉疲劳。把受众当作受教育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传播信息,教导味浓重,节目乏味、无趣。无论是节目创意、采访内容、播出形式,都需要不断创新。不要总是囿于专题讲座、嘉宾访谈等形式,要不断开拓新形式。3.成人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得不承认的是,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但是由于节目制作组都是成年人,所以惯用成年人的思维来设计节目,忽视了未成年人的心理。为了更好地贴近他们,制作人员应该学习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主持人也要适当改变主持风格。

五、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

教育类节目发展迟迟得不到新的突破,其中的制约因素有许多,像硬件设施、内容题材等都存在着不足。主持人一定要增强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能够巧妙地解决节目中发生的问题,避免在直播节目中犯错。节目播出后,也要时常和观众互动。教育过程应该是双向的,但目前的教育类节目缺乏互动性,仅仅是“我播你看”,没有及时的反馈,即使有所反馈,也存在滞后性,影响受众的收视热情。

六、结语

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要牢记节目的宗旨,巩固受众基础,找到合适的市场运营方案,解决当前出现的难题,创新节目形式、满足受众需求、突破传统题材、深入一线采访、增强互动交流,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程宏玲.融媒体时代对农电视节目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张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形态及传播影响力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薛涵艺 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