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思考
【摘要】在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的现代社会,家长对幼儿钢琴学习的重视程度加深,但市场上钢琴教师团队鱼龙混杂,琴童的钢琴学习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琴童接受规范的钢琴启蒙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从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出发,来阐述笔者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幼儿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许多钢琴老师和琴童家长对钢琴教育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他们以孩子是否会弹奏钢琴作品为主要评判标准,却不知钢琴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审美。弹钢琴不仅需要把乐谱上的音符弹下来,而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感情。但昭义说:“钢琴自身就像一所音乐学校,通过它可以学到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从而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通过钢琴进入到更为广阔的音乐视野。”[1]建立好的审美首先要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一是听老师说话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在讲重要问题前会让孩子担任教师角色,角色互换使孩子更容易集中精力,紧张度降低,增加课堂的活跃度。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孩子、家长的配合程度,提升孩子的学琴兴趣。二是对比聆听自己和老师演奏的声音。对钢琴演奏产生审美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耳朵,让孩子在入门阶段就要学会聆听自己的演奏,教师要示范正确的声音以及孩子弹错的声音。笔者举一个平时教学时的例子:许多孩子初学连奏时由于手指力量不够,喜欢用压手腕帮助演奏,声音晃动不平滑。这时,教师不要急着做示范,笔者在课堂上会进行如下对话后再做出正确的示范。教师:“你在爸爸车上吃饭,他开车总晃悠,你的饭洒在了身上,你觉得这样舒服吗?”孩子:“当然不舒服啦。”随后,教师再模仿孩子压手腕演奏的声音,问他这像不像爸爸开车时摇晃的感觉呢?这时孩子在脑海中会主动建立起钢琴演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然后再给孩子示范平稳流畅的声音。在做示范前一定要向孩子强调用耳朵听,告知耳朵的重要性,让他说哪种演奏是更舒服的声音。概念是慢慢建立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并不繁琐,当孩子再去弹奏时已经忍受不了难听的、错误的声音了,在弹错时会自动改正为相对正确的声音,因为他的耳朵在这个声音上已经建立正确的审美了。总之,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在实践运用中,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日积月累的,孩子对正确声音审美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幼儿启蒙教学阶段教师要向他们灌输这个概念,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领悟音乐的真谛。
二、视奏过程中建立步骤感的重要性
评判孩子是否会弹琴的标准并不单单只是他的手指技巧有多么的娴熟,还需考虑孩子能否在脱离老师后同样也能完成一首作品的演奏。应诗真说:“一个钢琴主科教师还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要具有这种能力,绝不只是对音乐学院的学生或对中等音乐学校高年级学生而言。我认为只要开始学习钢琴,哪怕他们还是幼儿或少年,就必须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2]笔者发现许多孩子在看到新曲子时,永远都等待着老师教,这种现象令人堪忧。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孩子建立拿到新谱后的学习步骤,这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其练琴的成就感和享受感。当孩子看到新曲子呆滞的等待老师教时,教师不可直接灌输,而需用启发式教学,告知孩子学习步骤,使其主动思考。第一步要看两个手的高低音谱号,虽然两个谱号的识谱原则是一样的,但是相对应位置上的音都是不同的,这个道理在一开始就要告诉学生;第二步看看调号和拍号,比如三四拍子,让孩子在凳子上打拍子,边打边数“一、二、三;一、二、三…”第三步是边打拍子边唱谱子,孩子刚开始学习四分音符转八分音符时普遍转换很慢,要让他们先打拍子唱正确,这样在他们的听力系统中就建立了正确的节奏感觉;第四步才是弹,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慢速弹,以便对谱子上的指法、节奏、音符等有相对充足的反应时间,降低错误率。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孩子弹错时不要直接告知答案,只需提醒注意某些问题即可,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手指支撑的重要性
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手指支撑训练离不开对手指解剖学知识的了解。拇指虽然是最有力量的手指,但是灵活性较差,只有两块指骨构成。约瑟夫•迦特在书中提到“拇指的基底关节就是掌腕关节,而在其余诸指则是指掌关节。”[3]良好的手型很重要,手腕与琴键要基本保持同样的高度,指掌关节凸起,呈拱形,最主要是的靠大拇指和五指指关节的站立,但是这两个手指都位于手掌的外侧,幼儿初学钢琴时这两个手指容易侧躺触键,因此笔者建议初学时均用断奏①的方式,练习拇指时可以和较容易站立的二指和三指一起,即形成1-3和1-2指共同触键的双音练习,也可以1-5指共同站立(五指同样的道理,形成1-5、2-5、3-5共同站立的双音)。形成正确的关节分工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手指最灵活的关节就是靠近指甲的第一关节,它的站立和坚硬程度直接决定了音的扎实程度。虽然手型是为音色服务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幼儿在初学阶段进行专门的手指站立能力的训练是相当重要的,这样才能为后来形成良好的手指技能打下基础。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手指站立训练需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发育情况,四到五岁和五到六岁的儿童以及同年龄段各个儿童的手指软硬程度都不尽相同,教师切忌不可太较真。
四、结语
作为钢琴教育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幼儿的钢琴启蒙教育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钢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至关重要,要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贯穿到钢琴教学中。另外,笔者认为幼儿初学时期手指的站立能力同婴儿学走路时能否站起来一样重要。笔者希望所有正在从事钢琴教学和未来即将从事钢琴教学的老师们携手努力,为琴童们在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阶段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新晨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