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启蒙教育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14 18:50:00人气:1018

摘要: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杭州市图书馆为例,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合作机制、教育方式等方面构建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以期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公共图书馆

1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信息素养现状、信息素养需求及相关策略等方面展开。信息素养现状:如刘勇[1]通过调查发现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有较大欠缺,表现为信息获取目的性不强,难以利用信息解决实际工作、生活问题,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等;信息素养的需求研究:如李莉[2]调查研究发现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信息需求类型依次为休闲娱乐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医疗保健信息、就业培训信息。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如方飞燕[3]认为政府应重视农民工的文化素养教育问题,图书馆应创办农民工读书协会等机构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色产物,在国外,鲜有新生代农民工的称谓,他们将类似的职业称为“新移民”或“劳工”。国外主要是从信息需求、信息行为、信息素养教育举措等研究新移民(农民工)信息素养。信息需求研究:Savolainen[4]认为新移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分为定向和特定问题的信息查寻;信息行为阐释:Khoir[5]认为新移民官方的信息来源主要有移民安置部门、政府部门、社区中心、民族文化组织、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供应商等。信息素养教育举措:日本在80年代就在教育审议会中提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思想[6],并出台措施以促进信息素养的全民化教育。综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能力较低,信息素养教育需求较强,信息素养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大。国外学者同样认为新移民信息需求广泛,信息获取能力较弱,需要政府及公共图书馆为新移民提供信息技能培训。所以,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教育医疗与提升文化素养,构建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信息素养服务尤为重要。

2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条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社会公众,其中也包括农民工群体。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公共图书馆利用较低,超过半数从未去过公共图书馆。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受教育水平低,平时工作强度大,信息素养能力较弱、信息需求不明确。公共图书馆方面,如宣传力度不够、服务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活动流于形式或带有一定的社会歧视等,都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走进图书馆的重要原因。以杭州市为例,截止到2016年末,杭州市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6家,馆藏超过1489万册,杭州市公共图书馆致力于建设“无边界图书馆”,其服务理念与服务质量均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杭州市图书馆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包括沙龙、展览、讲座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在“书香杭州”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些阅读推广活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率并不高,而且鲜有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所以,为推动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有针对性地构建分层分类内容多样化的信息素养教育。

2.1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理念的创新

杭州市图书馆以“普遍均等、惠及全民”为理念,向各类人群提供“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所以“平等”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信息素养教育就是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之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多数从事的是一些报酬不高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在信息素养方面处于弱势群体,而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服务多是按照城市居民的趣味制作的,忽略了农民工群体的需求,所以,为秉承“平等”的原则,应重视弱势群体的信息素养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决定信息行为,也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提升信息技能的意愿,以信息意识促进农民工提升信息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农民工信息素养的教育应该从“被动”变为“主动”,公共图书馆应大力挖掘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需求,侧重信息意识教育,针对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提供信息素养服务。

2.2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根据信息素养的框架确定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本研究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3个维度。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分别从这3个方面进行信息素养内容的挖掘。信息意识的培养。①即让农民工知道信息的获取的来源,通过宣传让农民工学会运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信息素养教育还可与阅读推广相结合,从农民工的需求出发指导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在加强文化教育的同时提升信息素养。②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侧重教农民工如何使用文献数据库,而要贴切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如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获取医疗健康信息、就业创业的信息获取渠道、职业技能的信息获取渠道、法律法规咨询等问题的信息素养。③信息伦理的培养,新生代农民工与大学生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信息伦理教育不是侧重于文献的规范引用教育,而是要侧重于信息的传播与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农民工信息伦理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指导农民工辨别信息的真伪,停止制造和转发谣言,让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符合法律法规及基本道德伦理。

2.3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团队的合作机制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五大职能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应以公共图书馆为牵头单位,可联合其他公益组织共同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素养服务。首先,公共图书馆可联合市文化馆、“草根之家”、妇联、工会以及志愿者团队,可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团队。“专”是指公共图书馆负责信息素养教育的馆员,负责日常信息咨询与培训。“兼”是指图书馆邀请的专家、高校教师、工会妇联的工作人员以及庞大的志愿者团队等,负责讲座、培训以及志愿活动。如图书馆可与妇联共同针对妇女维权、妇女健康提供专门的信息素养教育,可联合志愿者团队下工地、下车间为农民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服务。

2.4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根据农民工群体工作特点及需求,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①“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即送“信息素养培训”下工地、下车间,可由公共图书馆和志愿者团队相结合,深入农民工生活与工作,以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开展,如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和软件,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等。“引进来”即利用讲座与活动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晚上或周末进馆参加信息素养培训或讲座,提供举办相应的信息素养活动提升农民工信息意识,从而促进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②“线上+线下”,线上服务侧重于在微信公众号与官方网站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如在公众号定时以多种形式不同主题为农民工群体推送信息素养的相关内容,加强网络信息的双向交流,在线上服务中增设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素养学习的平台。线下服务即面对面服务,包括上文所述“引进来”与“走出去”,如信息素养培训、讲座、活动等。

3结束语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加强该群体信息素养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获取、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法律意识,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生存条件的改善,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①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应秉承“平等”的理念,注重以“思”促“技”,即以“信息意识”教育促进“信息技能”的提升。②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的维度应以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为主,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贴切生活,重视信息技能与信息判断能力培养。③图书馆应与社会各部门联合组建信息素养教育团队,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信息素养服务。④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应采取“引进来+走出去”与“线上+线下”的方式相结合进行,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步骤有计划地提供形式丰富的信息素养服务。

作者:吴成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