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启蒙教育论文 > 优秀国学的启蒙教育方式

优秀国学的启蒙教育方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21 20:49:00人气:695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是学习语言和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小学阶段,选择优秀国学中的精华篇目,开展有效国学启蒙教育,以国学经典为媒介讲授传统美德,将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小学优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和方式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意义;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都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在文化领域方面却日渐受到西方暗潮的腐蚀,正在逐渐退化,以至于出现失传和断层的现象,这是我们整个民族应该警觉的问题,因为我们民族优良传统就凝聚在这种民族文化之中,这种软实力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特性。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国学经典就值得我们越来越重视。

一.小学优秀国学教育的意义

1.塑造学生品德。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摒弃的精髓。它能让我们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能够让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国学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弘扬国学,对小学生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显得尤为必要。2.陶冶学生情操。国学中的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这些优美的诗词被代代传诵,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陶冶学生,就是给了学生一把开启心灵智慧的钥匙,真正让学生受用一生。优秀的古诗词不但情理趣兼备,而且易于诵记,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如《论语》《孟子》《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等启蒙教材,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操,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3.健全学生人格。优秀国学中蕴涵的传统美德,使学生的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塑造,素养得以提升。如今,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私、浮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如何健全学生人格,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如《弟子归》,便是行为规范,能使学习者养成良好习惯。再如《论语》、《孟子》中的思想,其中不乏有益身心的圣理格言,已经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国学教育就如同杜甫笔下的春雨,对启迪学生的心智和健全学生的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小学优秀国学教育的方式

1.解决课程设置,推广国学教育。小学传统课程中对国学教育重视不足,我们就要大力推广国学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篇目来诵读,最好作为单独的课程列出来。另外开设国学兴趣课,包括国画、书法、象棋、武术、民族舞蹈、古诗词朗诵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应融入国学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中,也应要求做“仁义礼智信,勇勤俭廉洁”的君子,让每个学生都能“积跬步,致千里”。2.注重校本教研,培训国学骨干教师。国学教育成功与否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学校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教师须先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懂传授方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注重校本教研,探索出科学化、专业化的国学研究道路,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国学教育的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可从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组内教师推进课―――教师集体研讨等环节入手,反复揣摩,最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国学教育不断地注入底蕴,争取使国学教育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上不断前行,真正的达到枝繁叶茂,代代传承。3.国学教育实践,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略国学的精华?毕竟现代社会还是和古代社会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就是文化语境存在天壤之别,为此,我们应该给国学教育注入现代元素,结合现在孩子的实际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伴有古乐,并辅以动画演绎,既有古代寓言故事,也有经典古诗词,让孩子们在逼真的环境里追思古人,陶冶性情。也可以借助课程优势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如美术课程中的国画、音乐课程中的古典曲目,都能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开展国学教育,还需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和步骤,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决策、教师的进修培训、校园环境建设、德育的大力倡导、学生家长的支持等。只有在家庭、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学生从优秀国学中受益。总之,我们不能仅仅把国学看成是知识体系,更不能让国学教育跟随潮流而来,又随潮流而去,应该把国学教育看做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充分认识到国学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国学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国学经典的熏陶。

李立群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西关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