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启蒙教育论文 >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论文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31 20:03:00人气:386

一、通过“三个结合”,增强大学生业余党校

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业余党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很多高校设有院、校两级大学生业余党校,大学生业余党校已经形成了分层次系列教育和组织发展工作的完备体系,入党启蒙教育是大学生业余党校分层次系列教育的第一层次。实践中,我们通过“三个结合”,增强大学生业余党校的教育效果。一是把学生讲党课和老师讲党课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党建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党员为有入党愿望的学生讲授党课,容易找到思想和心理的切入点,容易获得教育双方心理的共鸣,教育效果显著;二是把启蒙教育理论传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安排好必要的自学、讨论、座谈、调研、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党课的接纳程度;三是把网络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对于“90后”大学生来讲,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平台,也可以成为思想和学习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入党启蒙教育相关的网络课程,使党的启蒙知识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也能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二、建构“内化――外化”的双向机制,提高

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既是情感信仰性的接受,也是知识性的接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接受的本意是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价值观的认同是接受的主要特征,接受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接受”是否能满足接受者的某种主客观需要。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既是这项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教育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是以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以入党启蒙教育内容为接受客体,体现为大学生对党的情感、思想认识和行为行动“内化―外化”的双向构建。

1.坚持主导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价值取向、内容选择、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的主导性,合理选择教育内容体系开展教育活动。大学生是接受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基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应答、主动选择、主动思考,激发大学生对入党启蒙知识建构的主导性和主动性。

2.坚持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较高的认同,但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素养有待提升,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接受需要一个从低到高、从部分到整体、从外表到内心的时间维度。特别是在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时期,热情奔放、情感浓烈、情绪低落、抑郁消沉都会影响大学生对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也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教育,能够鼓励处于情绪低谷的大学生积极奋进,能够鞭策处于骄傲喜悦的大学生不要自满,继续前行。因此,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需要长期不断、多次重复,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

3.坚持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真理也都有其时代特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也应保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充分尊重其时代性的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融入新时代元素,在方法和载体上,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增进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教育交流,建立平等对话的教育关系,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使大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教育内容,使入党启蒙教育触及学生思想深处,激活学生入党意愿,转变学生认知。

4.坚持内化性和外化性的统一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对大学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内化性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指导思想和行为为目的教育,大学生是这项教育的接受主体,入党启蒙教育是通过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内化,进而表现出一定的外化行为,并将这种心理内化的思想和知识具体实践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不是教育内容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身理想、信念和思想行为的过程,并且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授”与“受”的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形成双向机制。对入党启蒙教育的探索和改进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大学生思想状态与精神面貌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的今天,入党启蒙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途径和方式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育内容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又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和利用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和条件;既要有整体的教育设计,又要有组织机制的创新和特色。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凸现教育效果,最终实现入党启蒙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

作者:马其南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