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类职校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
1当前高职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深化,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
1.1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系统,缺乏科学性
由于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深层性,在开展工作时存在教育方式刻板单一、内容陈旧枯燥、与社会脱节等问题。从授课内容看,90后大学生群体更关注新闻事件、国内外动态。而对党史和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成效一般;对于励志类内容,普遍认为励志故事无法有效移植,所以出现“听时津津有味,听过转身忽略”的现象[3]。
1.2教育方式不够灵活,教育载体不足
目前,入学启蒙教育授课形式基本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是90后的学生们更喜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培养出了要深化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结合以社会实践为代表的其他教学形式,是新生更容易接受。
1.3教育效果不明显、深度不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
目前,学院对于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均安排在新生入校开展入学第一周,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做一个专题进行讲解。单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入党启蒙教育,水过鸭背,只重视时间形式,完成任务式的教育,得不到预期效果[4]。
1.4教育机制不完善,组织实施形式化
入党启蒙教育缺乏科学完整的工作机制,某些环节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党启蒙教育的严肃性。从实际情况上看,新生们经过认真学习党性基础知识后才萌发写入党申请书的只占33.4%,属于少数。
1.5组织教育者自身能力、知识水平不足
目前作为入党启蒙教育的组织者基本为政治辅导员。年轻辅导员们在党建工作经历经验上有所欠缺,对时事政治党性政策上的把握还不够,单凭着工作热情、今年的党建工作经历及基础的党性知识,开展的入党启蒙教育效果不够深入、科学。
2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模式新举措
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表现突出的一部分,更是党和国家今后人才资源的重要储备,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当前新生的启蒙教育培养。
2.1入党教育内容
入党启蒙教育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一是党的光辉历史及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向学生介绍党的光辉历程,阐述党组织指导思想、路线、宗旨、组织原则等方面的先进性,使学生明白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和榜样作用。二是告知新生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与优秀党员的区别。让学生明白入党的基本条件与底限。向学生介绍党员标准,让学生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三是学生党员担负的责任及如何发挥作用。让学生明确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起到表率作用。这既是大学生迫切愿望,也是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
2.2入党教育方式
一是结合新时期培训对象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载体,积极发挥如微博、博客、个人空间等,将讲义、视频、教学信息在网上公布,以便于新生随时学习,强化网络党建的正面引导效应,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并开辟论坛、QQ群等开放性的信息资讯、交流平台,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同时收集学生思想动态、疑难问题等信息[5]。二是组织新生进行革命历史遗迹参观及先进党员事迹视频观看学习,以此代替枯燥的课堂讲授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更乐于了解党的历史和先进性。三是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讨论、半教学半讨论、学习汇报等方式,让学生针对热点或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学习,在互动中提高新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深化思想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企业、关注困难人群、接触优秀代表、参加社区义工等实践活动来改变教育模式,让新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端正思想和态度。如在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开展永远跟党走活动,在七一党的生日开展党员宣誓活动,在国庆节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活动等,组织大学新生参观革命英雄事迹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拜访老革命、老党员、先进工作者,组织开展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等[4]。
2.3入党教育机制
一是坚持党团联动,努力做到党团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仅仅靠党组织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可以通过党校培训、党支部的启发活动和党员的具体思想引导、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引导,亦可组织广大团员开展讨论,统一思想,端正入党动机。二是调动其他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利用教师的优势,加强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发展学生党员是老党员的义务,教师党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授课及就业指导契机,结合党员的促进作用,向学生介绍党组织的先进性、优越性。三是完善新生入学教育制度,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开展。时间上可以与专业教育分开进行。建议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开始着手教育专题,即开学后第六周开展。四是建立健全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完善教师党员联系人工作制度,督促教师党员参与入党启蒙教育工作,引导新生自觉学习党性知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2.4教育者
一是加强学生支部支委工作能力培训。学生党支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阵地,学生支部支委的素质能力、业务水平、敬业程度都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有着重大影响[6]。应充分发挥高校特点,集合党校、团校、学院的力量,形成有针对性、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从不同角度、多渠道加强学生支部支委个方面能力素质提升。二是重视学生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历年来,学生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得到的支持与重视度不够,几乎所有党性教育、发展党员工作仅由学生支部支委承担,学院党员教师则将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学院对此也未有更好的机制措施。培养党员后备军是全体党员共同的义务与责任,建议制定相关机制,发动更多党员同志积极性,全员参与党员培养工作。三是加强辅导员党建工作专项小组人员的工作管理。党建工作专项小组可招开研讨会,对入党启蒙教育模式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统一部署安排工作,如制定统一新生启蒙教育课件、联系外出参观实践学习等。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向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时俱进、完善工作制度并不断健全和创新培养内容和形式,综合、系统地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帮助其提升思想、促使其尽快成长成才。
作者:梁碧云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工程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