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动画专业教育差距及革新
摘要:中国的动画行业正在蓬勃兴起,虽然技术层次较低,尚不问鼎于动画行业技术前沿,但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的动画教学要力图改革,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出一条教材创新、因材施教、监督评判相结合、校企合作,适合中国动画行业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动画教育;中英差距;课程改革
从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杭州电视台热播并获得巨大成功,到2007年国家文化部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确定动漫专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动画专业在短短3年内变成被国内各大高校、教育培训机构及数以万计的准大学生热捧的热门专业。但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中,动画专业高居红牌专业之首(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我国的动画行业正在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我国的动画教学,尚不完全成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经多方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提供高薪却一将难求;另一方面毕业生经验技术不足,难以适应工作环境。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尽管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动画专业毕业生,但动漫产业人才缺口依旧无法填补。暴露出我国在动画教学深层次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反思,去改进。
一、从东西方动画行业环境的对比分析,认识我国动画教学方向上的差异
作为处于世界先进技术前沿的领域之一,英国动画及视觉化专业所涉及到的行业大多为主流媒体行业,其中影视、游戏、广告三大行业占主导地位。世界著名的影视特效公司及广告公司如“DoubleNegative”“MPC”“Framestore”“TheMill”等都集中在伦敦的SOHO区,这里汇集了全球各地动画行业的精英,而所承接的项目均为好莱坞巨作。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不违反商业保密协议的前提下,各公司员工可以以租借的形式到其它公司进行短期工作。一线技术人员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技术技巧的交流和传播,拓宽行业视野,锻炼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合作能力。同时,这个平台内也为保持员工始终处于世界尖端技术的前沿提供了坚实保障。由此可见,英国动画专业在就业上的表现是专而精,而我国则是广而杂。我国动画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虽然行业内平均技术层次较低,主要以仿制技术完成外包任务,但另一方面仍以高效且廉价的劳动力占得国际市场份额;本国市场需求面广、需求量大,前景更为广阔。所以,我国动画专业在教学方向上应向“专而精”靠拢,对应本国市场,细分动画专业,使各个需求领域均可获得对口专业人才。
二、从东西方教学环境对比分析,认识我国动画教学体制上的缺陷
英国艺术高校的教学方式属于引导式教学。相对于专业技能的传授,他们更注重于教授学习方式方法,保证教学的售后质量,令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依然能够跟上行业发展脚步。在教学项目中,主题、提交时间、提交格式是确定不变的,至于表现形式、表达内容均无限制。教师每星期以全体例会的形式听取各组的项目报告并加以指点引导,并对每组项目的完成度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引出此项目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及印象。各小组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项目心得,取长补短。英国大学对申请人的履历背景没有任何要求,招生仅仅取决于对面试表现及其个人作品集的综合考量。门槛相较我国的标准显然是低了很多,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及对艺术的理解表达力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讲,这样的班级不管是在课程设置上或是在交流沟通中都是难以把控的,但西方教育的思维告诉我们:不同背景、不同兴趣、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结合在一起肯定会产生多样性文化的融合,而文化的融合也就意味着创新。综上所述,我国动画教学体制仍需改进的是改变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新教学内容以拓宽文化知识的来源途径、转换教育模式以培养技术与创新的双高人才。
三、从东西方就业环境对比分析,认识我国动画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上的差距
多数的英国影视媒体企业所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类似于国内所谓的管培生模式,相比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他们更看中的是员工的潜力,而刚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所承担的通常是琐碎且跟产品制作毫不相关的事情,但他们在完成这些任务之外的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这就使得缺少工作经验的应届生有机会接触到这条作业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而结合自己在学校内所学知识,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挖掘自身潜力。在处理这些看似琐碎事务的同时,新任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他们的性格品行、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而这些因素都会被纳入考量。显然,英国动画专业在就业阶段更看重的是职业素养和潜力,公司并不指望实习生或新人承担起公司的主要业务,而是先给予其发展空间、考察其素养、观察其潜力。相比之下,我国就业大环境显得急于求成,新人缺少一个孵化的过程,企业要求拿来急用,对毕业生的创意并不认同,导致他们没有职业认同感,很容易演变成人才流失。
四、从东西方课程设置对比分析,认识我国动画教学教材创新上的不足
大部分英国艺术类高校本科同为四年制。下面以动画课程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年被称为FoundationYear(基础学年),是以多元化艺术基础实践教育为主,传统艺术理论教育为辅。在这一年中,同一届艺术院校的学生并不按专业分班,而是统一上课,除必学的素描外,学生还会接触到摄影、剪辑、织物、雕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众多应用艺术专业。每一个专业所占的课时及学分是基本相同的,其教学目的也仅仅是让学生对每个专业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有所了解,这一年所学到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思路,为将来的多元化融合创新打下了基础。在第一年结束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自主选择专业。第二年的教学对象除了从一年级升上来的学生外,同时还录取专科中或社会上具有相同学历的人。这一学年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动画理论知识、动画史、基础软件教学以及形体辅助训练课。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动画原理并以逐帧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加以如Flash、Photoshop等二维软件的操作教学;第二学期则引入如MAYA、3dsMAX等三维软件及后期特效编辑软件。到期末时,学生对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都有了初步尝试和理解,便可再次选择学习方向。第三年教师的授课量明显减少,却而代之的是项目试题。在专业理论课程和基础技能课程完结后,教师会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向他们派发任务。随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再加上项目策划课程作指导,教学项目由教师向学生派发改为由学生向教师提案申请,得到批准后同样以小组模式进行,期间各小组人员会被有意调动,来锻炼学生的团队适应力、合作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在前三年里每周一次的素描课帮助美术基础薄弱的同学提高手绘能力,而不定期举办与演员团体见面会的课外活动帮助了学生去了解如何把角色表现得更加生动,另外还会有例如粘土动画、沙土动画、剪纸动画、炭笔动画等等非主流动画的短期小项目制作。第四年的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论文在大三之后的暑假就需要开始准备了。众所周知,毕业设计是艺术类应届生找工作的敲门砖,况且在毕业设计展时,会有众多企业来参观,外掘人才。在最后一年里,根据学生在暑假里准备好的提案,教师会讨论立项并确定小组人员,之后将退居二线,把对项目的掌控力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则扮演客户的角色定期对项目进行监督考察,这就是所谓的以公司化模式教学。在项目完成了第一版的制作后,教师会帮助学生联系各大行业内企业,将学生送去参观学习,展示项目并听取反馈意见,通过学校企业双把关从而提高毕设质量。而论文则可以代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这两点都是职业素质中被高度关注的。
五、探讨我国动画教学新途径
根据以上分析对比,不难看出英国的动画教育及行业已经拥有非常完整的体系,而我国动画行业积弱已久,若想改变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应是从教育入手,引入西方应用艺术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国情,研发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新一代动画从业人才,带动整个行业趋向完整化、正规化。
1.动画教材创新、夯实基础、储备技术后劲
我国动画教材应紧密围绕所学重点专业知识而进行改革创新。丰富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减少辅助类课程所占比重;在理论课中融入互动及实践环节,引发学习热情;在专业课中结合行业案例分析讲座,提高学习效率。在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实践课加以巩固加深,将来在进一步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自如。
2.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激发教学活力,调动学生创造力
在英国的大学教育中,职业素质教育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学校会不定期组织到各大优秀企业中参观访问,或者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真实的行业内部情况。在临近毕业时,学校还会举办座谈会,请往届优秀的毕业生讲述工作后的心得体会,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应届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的项目汇报都是一次答辩。在行业中,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作品展示报告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这一次次的答辩对学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大三阶段的团队项目制作以及大四阶段的企业化项目制作的模式更是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自我解决问题等职业素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3.监督评判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英国艺术类高校的教师会以每周项目汇报的形式掌控项目进度及质量,并对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理解能力有深入的了解,结合其考勤,在期末会给出其平日成绩。在期中期末都不设立考试,本专业的全体教师会一起考评学生所提交上来的作业以及个人作品并打分,再结合所占30%的平日成绩,给与从A(Outstanding――卓越)、B(Excellent――优秀)、C(Satisfy――满意)、D(Good――良好)、F(Fail――不及格)共5个等级。在大四阶段,毕业成绩由作品成绩结合论文成绩所决定,其中作品成绩占75%,而论文成绩占25%。学生把毕业作品带往企业展示给专家从而得到反馈,有些非常负责任的或者对某个作品某个学生感兴趣企业专家会一直追踪这个项目的进度,而他们对最终成品的评价也会被学校教师纳入考量。任何一部毕业作品的成绩都绝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决定,在评判中也集合了多种参考因素,例如,学生答辩技巧,学生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在整部作品中的任务量与他所花时间的比例,以及学生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
4.面向市场需求,坚持培养实干人才
在英国高等教育中,各大高校与行业公司的联系则显得非常纯粹,有少量的外聘教师在学校任兼职,某些公司会在学校举办就业讲座,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各大公司招募职位信息。企业则通过这些机会去发掘并关注校内的人才,巩固自己的公司的实力。在充分了解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未开发型人才的本质后,各大高校的任务应是针对学生的本质特点设计课程,使其通过学习本课程对此专业及行业有深入的理解,最终达到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即:拥有扎实的职业技能,配合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加之出色的职业素养。而作为本世纪流行词,“私人订制”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圣人提出的“因材施教”就已经表明了:教育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授其所需要的知识。而今,数码艺术行业内同样需要精通不同技能的人才,教育模式也应为这一目标作出改革。
参考文献:
[1]RobertKenny&TomBroughton.SecuringthefutureofUKanimation.Perspective,2011
[2]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
[3]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赵勃洋 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