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校企动漫合作教学之路
一、我国动漫行业发展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现状分析
企业缺乏利益驱动,不愿参与校企长效合作,企业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学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合作育人意味着企业将作为培育主体之一,在课程与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服务等环节长期投入,无法获得快速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承担学生跳槽、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高校传统育人观念束缚了机制的革新力度,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把高校推向了市场的中心。对于市场特征尤其鲜明的动漫专业来说,从专业设置到课程改革、从培养机制到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全过程,都需要进行大力革新。
缺乏切实可行的可供参考的成熟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实际操作办法,都是近年来相关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大类。三类定位又是彼此关联、层次递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就只能进行机械的生产而沦为制作工具,如果缺乏对市场的了解,缺乏创新精神,制作的动画产品必然缺乏特色和竞争力;同样,应用研究型人才研发攻关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动画制作规律和生产方式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民族文化和市场发展规律深入探究的基础上的,不能结合生产和市场实际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而正是由两者的充分结合,最终构成复合型能力。由此可见,对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需要在产业链的三大环节有重点地全面体现,这也最终决定了校企之间需要形成政府积极推动、学校大力革新、企业多点介入的市场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建立起“三方联动、立体多元”的联合培养新模式。
二、准确定位,科学发展
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决定了既有的合作模式缺少通用性、规范性和推广性,校企双方均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进行科学调研与分析总结。最后,缺乏中间机构的推动和政策保障。目前的校企合作,几乎都是学校与企业相互自发的行为。虽然政府和相关机构逐步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譬如缺少规模性和政府导向性、没有建立健全的中介机构和协调机制、政策抽象笼统缺乏实际操作细则、保障制度空洞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类型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究只有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才能准确把握行业对学生从业能力的需求,进而实现知识结构的合理划分,并由此确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高效的课程体系,最终完成顶层设计。应用型人才是指学生经过培养,具备专业和市场导向下的多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纵观动漫产业全过程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主要表现在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和市场营销三个层面,反映出多类型、多层次的特征。因此,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定位为应用技能型、应用研究型和应用复合型三在整合资源做强优势专业的同时,紧密跟踪市场,大力改造传统专业,还可以瞄准行业紧缺,大胆培育新兴专业。顶层设计的成功,将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资源建设等环节提供参考,为人才的能力结构提供框架与支撑,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整体工程提供方向和路径。
三、多点介入,全面联动
双方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均需要积极协调、多点介入,共同完成育人目标。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过程、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等所有环节均需要引入企业观念和市场机制,企业则全程参与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如“1+X+1”的大类培养模式中,第一年的通识教育主要围绕基础理论、美学、职业道德与生涯规划、行业素养等内容在校内进行,企业便需要大量介入。通过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主题班会、市场观摩等多种方式,结合企业冠名班、订单班、认证班、示范班、特殊技能班等多种试点班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归属感;中间阶段,更加需要充分结合高校的智力、科研优势与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优势,共同完成实训平台、科研机构、合资公司等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教材资源等环节的建设工作,方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提升培养效果;最后一年的市场实习阶段主要依毕业设计、就业等环节与企业密切合作,及时解决问题,完成培养目标。
四、抓住核心,注重成果
实行青年教师企业顶岗挂职制度、聘请资深工程师兼课或讲座、共同开展课程和教材建设、完善专业课程“联合讲授制”、实习实训“教师+师傅”的双指导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学习效果“双评价制”、建设教师+工程师+设计师的“多元”结构和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等途径,全力提升师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科研攻关能力和市场应用能力。同时,校企合报课题和“企业大学计划”类模式的实施,可以借用高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全力提升企业职工的科研能力,促进成果的优化和效益转化,进而形成强劲动力,推动校企双方的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
五、结语
作为飞速发展的朝阳产业,高质量的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是动漫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以校企联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符合校企双方,乃至于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利益。也只有三方真正形成合力,才能最终形成有效的“三方联动、立体多元”的校企联合培养动漫专业应用型人才新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的动漫产业沿着健康而又快速的方向持续发展。
作者:余新泳 代演莉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