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研究
【摘要】拓展训练是一种与传统学习与训练方法不相同的学习训练方式,是对传统方式的完善和改进,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相符合。为此,本文深入探究了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开展的可行性与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可行性;实践
拓展训练与现代人提高素质、完善品格、回归自然的发展需求相符合,是终身教育潮流中新时尚。拓展训练就是将传统局限于操场上的跑、跳、跨越等运动拓展到社会与大自然中,做到体育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有机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不仅是对体育活动的延伸,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
一、高校体育教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1、方式灵活、多变,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低。在拓展训练中,除了抓杠、处断桥这两项运动有场地要求,其他项目都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训练场地,像气球车间、驿站传书等项目可以在教室开展;万里长城、荆棘排雷等项目可以在室外开展;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需求改变训练项目。另外,拓展训练对器材也没有太多要求,向绳子、呼啦圈、眼罩、报纸等等都可以当做是项目器材,并且还有一些项目不需要器材。这样简单的要求高校完全可以满足。
2、符合“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其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体育课程。《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青少年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拥有健康体魄,这是中华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3、教师素质满足拓展训练教学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素质和教学经验完全可以满足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需求。很多拓展训练项目在开展的时候需要调动学生的氛围与激情,还有一些拓展项目教师十分熟悉,可以轻车熟路地完成。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师也是拓展训练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二、拓展训练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实施
1、制订有效的训练计划。在开展拓展训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对训练场地、安全系数、训练设施、训练评价方法、项目用时、开展顺序等因素引进考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2、优化和选择训练项目。一项拓展训练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或者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某一项能力,可以选择多种训练项目。如电网、罐头鞋等拓展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风中劲草、背摔等拓展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体育教师在设计拓展训练醒目的时候还要考虑基本素质与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因素,想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可以选择合作过桥、电网、空中单杠、巨人梯等户外项目;想要提高综合素质,可以室内外相结合,选择一些综合性的项目。
3、指导和监督训练项目的实施。在实施拓展训练的时候,一般有三个环节:(1)热身,确定队长与团队名,彼此相互认识;(2)开展个人项目,确定每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极限,并让其获得良好的体验;(3)开展团队项目,通过高难度的综合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另外,拓展项目在开展的时候要循序渐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说明训练规则,监督学生整个训练过程,并对学生的训练表现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与记录,确保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
4、回顾总结与评价。在完成拓展训练以后,回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消化训练体验,而总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收获的迁移和内化,提高自我。在回顾与总结过程中,主要包括个人陈述、集体探究、相互总结,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总结,使学生的身体体质与综合素质得到真正提高。
三、个案研究
笔者针对本校一专业学生的拓展训练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校所在地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拓展训练虽然引入本地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影响,很多人们都逐渐喜欢在业余时间进行拓展训练。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拓展训练场地,但是本校还没有,十分遗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本校很多学生会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时间参与拓展训练,以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另外,还有部分高校组织学生的参与社会拓展训练,如中国石油大学,让学生对拓展训练产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本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不仅在组织经验和理论体系方面有完整的可借鉴的成果案例,而且学生对拓展训练有浓厚的兴趣,同时,高校的场地和器械设备也为拓展训练提供开展条件。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既可以让学生得到传统教学得不到的锻炼,还可以有效推进高校体育改革。总而言之,将拓展训练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对学生体制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还对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梅.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
[2]高博.高校体育教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103-105.
作者:姜宽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