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培养中,更为注重职业技术的培养,让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上就能够适应职业环境,更好地展开工作。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教育中,除了专业课程教育之外,身心素质也是重要的方面。在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中,除了体育锻炼之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本论文针对如何建构有特色的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色
引言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体育教育中,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展开,将体育教育不再局限于体育锻炼,而是将其纳入综合素质教育范畴。高职高专学生普遍知识素质不高,自我约束力不够,即便是在体育课上也是被动地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为了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要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是科学知识,不仅仅是体育运动,而是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能够将每个动作做到位,保证体育学习质量,不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对于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中,要使得教育模式适合于职业的学生,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要实施特色化教育,将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起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要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就要将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来。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中,总是会有各种现象产生,对正常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干扰。为了确保教学不会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就需要将评价课程体系构建起来,以此作为基本标尺,对体育教学进行衡量,也可以用于作为评价优秀体育教师的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动态调整。通常体育教学都是按照计划展开的,但是计划往往涉及理想性的,而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会存在一些偏差,使得体育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这就需要在使用课程计划的同时,还要在教学中自由选择资料,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所具备的资源以及教学理念,将教学计划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中国进入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阶段,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教学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定期地学习新课标指导思想,对于各种新的教学模式都要学习。在对学生展开教学中,可以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模式,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使得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且获得良好的人才素质培养效果。面对目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模式的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跟得上时代的节奏。所以,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师就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对于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要有弹性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弹性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取舍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更有自主性。开展特色教学,主要是强调地方特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将当地的传统体育巧妙地融入教学中,与体育教学内容启动起到互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适应性,也会对体育教学内容产生亲近感。当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积极意识之后,就能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有固定的模式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就可以适当地调整固有的教学计划,打破单一的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而是更为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包括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等等。随着学生体育意识的提高,健康意识就会增强,对于体育就会提高重视程度。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要重视组合
按照新课程新标准制定课程计划,亮点是顶点课程以及新课程,需要做好分类工作。所谓的顶点,是指毕业班课程,综合在校学习知识,包括体育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的设计、体育运动理论和技术应用,社区体育指导等;所谓的“新课程分类指导,就是要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构建起来。比如,人体运动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就都可以创建模块,将田径和户外运动、球类运动、体操、民族传统体操等等融入模块中看。从学生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性质出发展开教学,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优化组合,由此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之间所存在的障碍,避免课程内容过分细化或者教学中产生重叠内容。毫无疑问,强调专题课程或综合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特色教学中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三、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程序及重点
(一)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程序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课程内容要做好删减和补充工作。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师自身的课程观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教学课程内容的细节充分界定,具体将教学策略制定出来。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而且在学习中也不能掌握良好的方法。这就需要教育对于教学资源的应用中,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文化资源出发展开教学,不仅要将资源优势发挥出来,而且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包括传统体育、现代体育、素质教育等等方面的内容都要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课程大纲的编写中,就要对课堂教学的实践要充分考虑,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仅掌握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训练能力,还要具备课程准备能力,编制出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计划。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程序具体如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对需求的分析;第二个方面是对资源的评估;第三个方面是对优势的评价。这项工作是由教师提出书面申请。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组织审定工作中,就是高职高专院校要从本院教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办学理念,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出发,组织专家对于课程的计划进行审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提纲编制中,就需要在高职高专院校表示肯定的情况下,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体育教学课程的提纲以及讲课的提纲进行编写。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中,就是要做到一边实践,一边研究,院校内的专家和校外的专家合作,对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打造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特色课程。
(二)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的重点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教育的重点落实到实践性上,不能局限于应试教育。目前的一些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中,依然没有摆脱原有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无法提高职业能力。在学习中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很好。作为高职高专的教师,就要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中,强调个性化教学,让教学有特点,符合学生的职业需求,让学生知道仅仅读书是不够的,还要将自己的专业与爱好相结合,采用个性化与学习的方法才能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要对各种娱乐活动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在学生中间塑造良好的学风。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中,就要注重实践教学,在体育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中,也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互动中学习。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训练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社区体育调查工作,将社会体育与校园体育相结合,必要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开展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了解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联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学生所接受的是职业教育。教师对学生中,就要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将教学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挂钩,让学生学有所用。体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很多体育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中,局限于体育技能训练,虽然学生对体育课比较感兴趣,但是不断重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特色化教学,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运动,2017(3):117-119.
[2]邢维新.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8):37-38.
[3]刘翠兰.高职高专公共课体育教学新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6(4):86-87.
[4]李怀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9-31.
[5]自震,易春燕.论现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目标实现途径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93-95.
[6]梁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的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91-93.
作者:戢琳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学分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