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思考
摘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实现体育强国之梦。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基础上,城市学校体育教育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从总体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文首先分析了体育课程在城市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然后分析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望采纳。
关键词: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思考
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体育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很多学校由于课业繁重,学生缺少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课程,导致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的地位不高,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基于此,加强对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但是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城市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成为阻碍文化课发展的绊脚石。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重视体育课程,但毕竟为少数。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通过体育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提供基本保障。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仅仅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或游戏,在教育界的地位不高。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带来的效益,将体育排挤在核心课程之外。
2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现阶段,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课程目标脱离实际
学校设置体育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很多城市学校中体育课程目标却并非如此。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伙食变好,体重也呈现偏肥胖的趋势,导致很多体育课程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由于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程,导致学生缺乏正常的体育锻炼,让更多的学生发胖,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与现实脱节,不能针对学生自身身体状况给予有效的指导,相当于剥夺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2体育教育局限性较大
很多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仅仅局限与体育课程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训练、锻炼活动相对较少。采用科学的体育课程方式,是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课程安排中,每周一到两节体育课很难维持学生体育锻炼,为了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必须重视日常体育锻炼。此外,城市早晨空气质量问题严重、学校场地限制等因素,导致很多城市学校无法安排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也造成了现在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的局限性问题。
2.3城市学校体育设施与场地限制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学习,增加了城市学校学生的人数,很多学校场地相对狭小,加上为了满足招生的要求,不得不在学校体育场地规划用地基础上建盖教学楼,导致城市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严重不足,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造成制约。另外,很多学校将经费全部用于文化课教学方面,在体育课程建设、场地建设以及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导致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素质教育下学生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需求。
3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3.1明确学校体育课程教育目标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目的是提升升学率,对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品德等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跟不上,对升学率又造成负面的影响,过分最求升学率的结果必然事与愿违。为了有效的解决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问题,应该针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体质问题等,明确体育教育的目标,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其健康成长、提升成绩等提供基础保障。一方面,体育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及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为基础,目标过低或过高都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体育课程规划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3.2加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
为了突破我国现阶段体育教育的局限性,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体育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应该将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第一,需要建立有效的学校早操制度,让学生利用早晨进行合理体育锻炼,为一天的学习奠定基础,保持饱满的学习状态;第二,规划学校现有的午操制度,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舒缓省心,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第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形式,包括篮球、足球、街舞等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3.3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建设
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将小场地建设长体育用地。同时转变思路,不能认为篮球、足球没有足够场地就不能开展,努力发展小体育场地;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保障。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手段。针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体育课程目标,加强场地及设施建设,同时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凤梅,章荣.中国中小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6,16(1):163-164.
[2]金慧丽.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集美大学.2015,28(4):236-237.
[3]王方媛.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4,13(8):317-318.
[4]邓晓孙.广州市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16,2(11):161-162.
作者:柳金堤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