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学科渗透途径
摘要: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寻找学科渗透途径,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学科渗透。首先教师要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其次教师要在体育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同时还要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渗透;评析
在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进行学科渗透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德育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让学生将民族精神融入学科教学,在法制教育的渗透教学中获得法制教育,懂得创设和谐的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现有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学科渗透途径,让学生获得学科渗透教育。
1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1.1抓住体育教育中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和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德育渗透教育。现在的一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良好的意志性格以及良好作风,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例如,在初中体育1500m跑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因为跑步的时间较长,一些学生的身体就会出现不适,导致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继续跑的现象。此时,教师就需要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品格。教师在学生进行1500m跑之前指导学生在1500m跑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进行德育教育:“1500m跑训练不仅会让我们提升耐力和体育竞技能力,还能让我们锻炼身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下去。如果我们在体育训练中遇到了困难,坚持了下来,那么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相信你也会有勇气坚持下来,永不放弃的。”教师在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能让学生勇敢地接受体育训练中的挑战,教师由关心学生的本性发展,到增强学生的技能和思想教育,既发挥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育人成效,又发挥了学生的健身成效,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获得心灵上的成长。因此,教师在体育教育中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2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
内容进行恰当的德育渗透在不同的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内容的不同,寻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让不同的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都能够获得德育教育。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以自身的行为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中汲取精神营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德育渗透教育,如在体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球类教学中结合球类集体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在球类运用中的集体荣誉感;而在体育各种游戏活动中,则让学生形成团结负责的良好心态。例如,在初中排球技术的教学中,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排球双手下手垫球技术的教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八年级学生不喜欢枯燥的教学形式的特点选择排球游戏教学:“在排球技术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体验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的乐趣,养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排球运动中我们需要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因此一定要振作精神,将自己还没有掌握好的双手下手垫球技术继续熟练化,才能和同组的队员共同合作完成排球训练。”学生完成单独训练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游戏:“现在我们自由结组,小组内练习排球双手下手垫球技术,每个人都充当其他同学的医生,为同学诊断垫球技术的成败。同学之间要互相诊断同学垫球技术有没有问题,寻找病因,向完成的好的学生学习。”通过学生自由结组进行小组内传球,学生不但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同学之间密切配合的重要性,还能感受到在排球运动中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2在体育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
2.1在体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中融入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而且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制力,形成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学生心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让学生逐步具备法制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法制行为。在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适当的教学环节渗透法制教育,可以结合课堂常规、体育游戏教学、体育课堂的偶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各种体育竞赛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八年级体育《快乐往返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通过往返跑练习学到快速奔跑的技能,在折返过程中体会重心下移和转体迅速起动的动作,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就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认知,培养学生果断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快乐往返跑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法制渗透教育:“现在我们进行准备活动,我们绕圈跑200m×2后进行跳房子搬家游戏。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超越规则进行体育游戏。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循法制法规一样。”学生分成2组,在规定的场地内单足接力跳,按照规定动作跑动有序、动作到位。学生完成准备活动后,教师组织快乐往返跑练习:“同学们按每组6人的形式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在往返跑的过程中第1个同学要从起跑线快速跑到规定终点线位置上,摸到线后转身迅速折回起点,摸到第2个同学的手心,第2个同学开始跑。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礼貌、讲道德,加强组织纪律性,要明白违法乱纪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后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25m×4往返跑。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也要运用法制观念来引领同学。教师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法制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质,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2.2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选择渗透法制教育的途径
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渗透法制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的体能、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法制渗透教育,让体育课堂既成为锻炼学生体育能力的课堂,又成为能培养学生遵章守纪优秀品质的课堂。在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合学生的法制渗透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克服不良心理。例如,在九年级下学期《障碍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在跳动中用“踏上式”越过低高度的垂直障碍物、用“跨步式”跨过一定高度的水平障碍,就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拼搏、顽强的意志品质,还要注意在积极认真练习的过程中遵守纪律、注意安全。学生成2列横队集合,教师组织教学,并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在学生按口令由2列横队变为4列横队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注意力:“体育课的特点就是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克服自己在体育上的不足,争取在每一堂体育课堂中获得体育能力的提升。因此,作为同学,首先要培养自己克服障碍的能力,同时要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保护,注意安全,遵循体育运动规则。只有真正遵循了体育规则,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体育能力的提升”。接下来,学生开始分小组自由练习“踏上式”越过垂直障碍与“跨步式”跨过宽度障碍,教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之间逗闹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制止,并渗透法制教育。教师遵循体育运动的特点进行法制渗透,能让学生在体育练习的过程中形成法制观念、模范守法。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同的体育课堂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结合体育课堂的不同内容和形式进行不同形式的法制教育,做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3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
3.1在体育教学中寻找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在人本化的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懂得亲近、关爱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益处,还要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真正的体育课堂是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程性质以及课程价值的课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个教学生长点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纲要》中明确指出:青少年必须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教师要紧抓住体育户外活动多的特点进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带着环保意识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的心灵在体育教育中得到了净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学生的情感真正得到了熏陶,从而体育课堂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3.2教师要开启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在生动的体育课堂中
主动运用环境保护意识保护体育课堂中的环境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生动的体育课堂中时时处处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中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与周围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能动主体。在体育课堂中,湛蓝的天空中鸟儿飞翔,清新的空气让学生颇有自由自在的感觉。教师要寻找体育课堂中的环境教育的生长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不同的体育环节中养成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师的指导能让学生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生存环境保护的兴趣,从而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习惯。
4结语
在体育教育的学科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学科渗透教学策略,从不同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科渗透。教师不但要将学生培养成体育能力强的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郝家华.体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5).
[2]陈惠波.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探讨[J].广西教育,2001(35)
作者:樊宗山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