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的推动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得很多企业建立起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系统,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核算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也拓宽了会计数据的领域,进一步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就针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虽然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使企业的一部分制度失效,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下面本文就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并指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分析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但是,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会计电算化涉及到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网络系统,这样就会给计算机犯罪和经济犯罪提供可乘之机。具体来讲,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存在一定风险。会计电算化要想高效精确的运行,必须有相应系统软件的支撑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说,财务软件的配置将会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安全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配置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层出不穷。因为计算机本身的操作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或者是财务相关软件在开发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些都会给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如果说计算机出现死机情况,数据没有来得及保存,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尽管会计电算化提升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之外,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老旧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也会跟不上计算机快速发展的要求,逐渐会暴露出一定的漏洞,也会给会计信息带来一定的安全威胁。第二,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存在风险。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通常是以表格、账单等的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纸质上,任何信息的增加、删除以及修改都可以从笔记和印章中分清会计人员的责任。但是实现会计电算化之后,和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有形记录减少,凭证和经济业务等各个事项的说明和账簿多数都要依赖于计算机才能够实现录入和查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少科学系统的内控机制,就会增加会计人员擅自修改数据的可能性,且数据修改之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进一步加剧了风险的存在。第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浅薄。企业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支持,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并为企业的规划发展提供有力的会计信息数据。因此,和其他职位相比,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说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尤其是会计电算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冒着危险去篡改会计数据,做假账和偷税漏税的现象较为明显,加之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会计数据的修改不会留下痕迹,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出现。因此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浅薄是会计电算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风险。
二、会计电算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的发展中应用会计电算化,虽然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风险,上文中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风险的存在,下面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第一,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定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要想确保会计电算化的良性运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是根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良性运行。因此,在选择硬件和软件系统是一定要科学选择,硬件的质量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软件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处理会计信息数据的效率,而软件系统是否恰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在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科学规划,对硬件的选择要从数量、品牌以及种类等方面入手,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尽量选择服务器方式的系统,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单机方式下对数据的误删却不能够回复的情况出现,进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硬盘的选择上最好选用双硬盘,这样也能够有效地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在选择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不能盲目地求全求大。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软件,其配置也较为复杂,不利于操作,这样在会计电算化应用的时候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处理不当会造成会计信息数据的丢失。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到软件是否足够先进,是否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为了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还必须及时更新硬件和软件,防止出现各种安全漏洞而威胁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规范会计电算化的管理,确保操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的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算化的安全运行,也是其规范操作的有力支撑。上文中指出,在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修改、删除等不会留下痕迹,因此很容易加剧数据泄露的风险,为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动态监督机制,确保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同时,要实现电算化的安全管理和规范管理。规范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贯彻并落实会计准则、会计规章来实现的,并通过具体的准则和规章制度,并发挥管理办法的作用,实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操作的目的。第三,不断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会因为会计人员的疏漏或其他原因诱发风险。因此,为了避免风险的存在,一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具体来讲,要加大宣传力度,使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深入到会计工作人员的心中,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对于因利益等原因而给企业带来会计风险的,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提升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水平,则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并做到培训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逐步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建设一支思维创新且素质高超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会计风险,并将风险降到最低。除上述几点风范风险的措施外,加强会计电算化保密控制工作,防止会计电算化程序、数据不被借用、滥用和非法盗用,也是应对风险的重要举措。同时,为了防止非法进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修改会计数据行为的发生,还可以设置相应的保密制度,通过文件密码控制等方式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性,进而防范会计电算化带来的风险。
三、结语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广泛应用提升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出发进行分析,并指出了风险的防范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娟.浅析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梁铁宇.浅谈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24).
[3]吕小青.浅谈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
[4]张君.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8).
[5]李胜云.浅谈实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19).
作者:田悦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