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体育教育论文
1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创新体育课程内容
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运动项目技术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体魄为最终目标;而当前和未来的体育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心情愉悦、个性张扬,要有终身运动者的意识和观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当前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竞技性强及低层次重复利用等。为此,以《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为指导,创新体育课程内容:一是新编的体育教材要将体操、韵律操、舞蹈、武术、球类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编入建材,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极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韵律操教学,在讲授中,将其内容进行分段,先传授简单的动作,由易到难,最后掌握全套的动作和技术,最后还可以根据现有动作自编组合操,使其更好地符合学生身心要求、娱乐性强、科学性强的动作;二是调整课程结构,对于新编的体育教材,从修订到课堂的使用难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就需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生的实践,对其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适时地添加或者删除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进而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愉悦身心的多重目标;三是注重对乡土性体育教学资源如跳马儿、舞龙、舞狮、八人秋、摇旱船、地龙等的挖掘与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实际出发,发挥各自的地域优势。同时,加大对乡土性体育课程设施的经费投入,改进传统的运动设备,使其更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
2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格局,在体育课堂上,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要给足学生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竞赛等形式充分展现学生基本进呢过和水平,让学生真正称谓课堂的主人,如技巧练习,就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集体动手布置,教师加以引导:分组同时进行,现在的布置形式要有所不同,如何设置最好呢?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一些错误的、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其积极参与积极性,让体育课堂真正“活”起来;二是在体育教学中,构建学习型组织,以合作小组的形式,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如:在一堂创编游戏的教材中,我先激励学生自由合组利用现有的教具或器材创编游戏,在创想过程中通过讨论、实践使学生体会自主、体会谦让、体会一些与人交往的道理。在模仿过程当中,我还经常让小组里同学与同学之间,或跨小组的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协作从而使所有学生可以共同提高玩游戏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从单一的身体练习法向多种现代化教学法转变,如接力跑教学,先在原地学习、体会动作,然后分组跑动中练习,学生重复练习几次,就不想练了。
如换一种练习方法,按学生能力、速度分成几大组迎面接力跑,途中跳橡皮筋、绕杆等障碍物,分组同时进行,看哪组既快又好。过障碍物时也可以有多种方法,如交接棒有上挑式和下压式,学生究竟喜欢哪一种方法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检验,训练起来会因为学生的喜爱,而加快转化的速度,使其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心情愉悦、身体体魄强健;四是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指导下,重在探究“学法”,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最佳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落实。
3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也是自主学习的助推力,将鼓励学生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一是转变教学观念,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是施教活动和接受活动的辩证统一。然而,在传统教学实践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往往注重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听众”。因而,要实现由“教师中心论”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使一切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牢固树立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相统一的现代教育观念,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创新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需要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其次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认真阅读、刻苦钻研,最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如电子白板、微视频等技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思考和认知或是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训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三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工作不仅是教师教,更是学生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这样上课不再是教师的表演,而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分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交往的双方,都具有相同的主体地位,彼此是“平等者”,他们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也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关系;同时,教师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由传统的“表演者”定位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的智慧之花是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绽放的,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欣赏和赞美每一位同学,同时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良好互动环境,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搭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学习环境以及搭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平台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一切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创新与实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创新所起的作用不可磨灭。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育创新的开拓者,也是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其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有着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敢于突破常规教学、勇于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4结语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必须要有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训练氛围,通过创设情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学生积极参与,以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潘建良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