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高中德育教育体育教育论文

高中德育教育体育教育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26 05:40:00人气:413

一、造成体育考生问题的原因

第一是体育考生自身及观念的原因

大部分体育考生生性好动,加上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课堂自控能力较差、坐不住,在文化课课堂上听不进去;有些班主任和文化课教师认为,这些学生考不上大学,而上级下达升学指标时又要按班级人数的总比例计算,体育考生成了占用名额却难以出成绩的特殊群体,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无能为力,认为他们是包袱,对他们不管不问,教师的这种态度,是的体育考生更对自己没有信心,破罐子破摔,进行体育训练成了他们逃课的幌子,最终造成上述问题。

第二是学校教学措施不够完善

体育考生因为每天要参加训练,并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缺课较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文化学习。虽然学校对此强调文化课教师要给他们补课,但因体育考生分布在各班,人数较少、文化科目多,加之有些教师以经济利益为重,觉得给体育考生补课没有经济效益,因此教师给体育考生补课就成为落实不了的空话。体育考生落下的文化课越多,就越不爱学习,形成恶性循环。第三是家长对体育认识不够。一些体育生的家长思想传统,认为只有学习文化课才是正道,才是真正的学习,认为学习体育没前途,不支持学生的体育训练,但体育考生本身又喜欢体育,造成体育考生进退两难,心态难以平衡,造成一些问题。

二、体育考生教育方式的建议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对体育特长生德育的总体设计上,坚持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着重解决:训练动力、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等问题。 第一,转变观念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必须让各科任教师认识到,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科目。体育考生尽管文化基础较差,但这些青少年的可塑性较强,只要科任教师能耐心指导教育学习,与其它学生一视同仁,加强文化课辅导,加强社会宣传,重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转变教师与家长对体育考生的看法,使体育考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自然会改变做一个“坏学生”的思想,其行为也会转变。

第二,在体育训练中结合训练内容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体育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会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身心疲劳,通过这些训练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习惯的教育,以及意志、毅力、体育心理、比赛心理等个性品格的培养。要重视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对那些发展特别优秀或较差的学生,更具有重要意义。把体育考生评价表彰作为一个教育过程,建立规范化的评价、表彰制度。使每一个阶段的评价,都能帮助每一个体育特长生,对照全体建设目标和学生素质培养目标开展自我评价、从而确定新的起点,促使体育考生集体意识、自主意识的发展和成熟。

第三,在体育训练中要强调德育的三个原则

即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原则既训练教学过程要有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同步性,要求体育教师在训练中了解体育考生,针对他们的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实施德育目标控制。有序原则既对教学、训练中的德育内容进行组合,优化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稳定地培养与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原则是选择好训练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上,找准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灌输做人道理结合起来,把培养能力和深化思想认识结合起来,把发展智力和训练良好的心理品质结合起来。使体育考生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不足,转变行为。

三、结语

总之,体育考生作为素质教育对象的一部分,我们要转变观念,从心理上接受他们,耐心的对他们的不规行为通过多种方式说服教育,使体育考生从思想上转变,使他们品德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