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论文 >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式探究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式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5 02:02:00人气:463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教育引导,才能达到更好的实效性。如接力赛跑项目中,运动的成绩既取决于个人运动成绩,也取决于团体的配合能力。如果只顾个人成绩,没有积极配合的观念,是不能取得良好成绩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在实践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只顾个人不顾集体是非常错误的思想,可以在竞赛和集体活动时,向学生进行集体荣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德育教育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学生的性格、思想认识、所受教育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照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实施渗透的时机

1.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新学期开始,均要向学生说明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感、体育的参与意识、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等。

2.游戏比赛时

体育运动一般具有集体性和教育性。不论是集体性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是代表集体。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而对表现勇敢、顽强、坚持拼搏的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的学生要加以表扬。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时机。

3.技术动作教学时

如在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中,保护帮助是一项重要内容,稍一疏忽,也许就会发生伤害事故。此时,教师可通过彼此间的保护帮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吃苦耐劳和忘我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4.成功失败时

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而每个人对待成功和失败却持有不同的态度。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待不同情况,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也是成功,从而塑造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

5.借、还体育器材时

保护公共财物是大家的义务,却总有些同学的意识很差,此时教师即可正面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物。

6.体育考核时

体育考核时,涉及学生的成绩、评优等。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公平竞争,反对弄虚作假,坚决打消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进而发展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

7.和学生聊天时

体育教师与学生是容易谈到一起的。对于那些对生活有消极态度的同学要及时加以引导,把学生认为是“好”的行为、语言,加以纠正。

实施渗透的方法

1.以身立教

所谓“以身立教”是指学校体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尤其是体育工作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的模范性和感召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道德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效仿。

2.启迪共鸣

作为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其中的方法除了要以身立教之外,说理启发并开导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启迪共鸣就是教师通过说理、教育、启发、开导,使人在情感上,心灵上引起感动,受到触及产生效果。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正确的道理和人格的力量,启发教育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学生主动接受德行教育的培养。有效的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能将心比心,开启心扉。

3.暗示同化

体育课中,往往会有突发事件产生,为不影响教学过程,教师用赠言暗示等方法,让学生心领神会,并欣然接受,这样会让学生心悦诚服,通情舒心,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采用迂回暗示,启发同化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4.规范行为

规范行为就是用制度和规则所指明行为的规范标准来训练指导学生行为,从而达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制度和规则是教学的保证,没有制度和规则,体育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这些制度和规则体现在体育教学的从始至终。有了明确的制度和规则,就能对学生进行行为控制,利于贯彻教学,同时强化学生纪律性,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集体主义精神及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践证明,规范行为对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经常观察和判断学生行为,正确的加以强化,错误的加以分化,并适时地加以奖励和惩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升为道德意识,自觉地遵守制度和规则。

5.对抗与竞赛

体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竞争,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很强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在此情况下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能激发青少年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还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拼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如在集体训练中进行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做出的不懈努力,接力项目就是很好的例证,任何一个人对比赛稍一疏忽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

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了一定的原则,掌握了有利时机,并使用妥善的方法处理问题,我想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要比谆谆说教效果更明显。(本文作者:徐红艳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