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养教育论文 > 化工安全素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

化工安全素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5 21:00:00人气:410

[摘要]近年来,化工、医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凸显了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培养重在实践教学,本文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以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阐述了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过程,并探讨了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化工安全素养;实践教学体系;安全工程

1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近年来,化工、医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如表1所示。这些事故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事故的企业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作业者或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能力弱,缺乏必要应急处置技能等。作业者或管理者所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认知和安全技能,可认为是安全素养的具体外在表现,若未对其进行培养,并逐步内化于心,则很难从本质上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开设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校,特别是石油化工类高校,导向性地培养学生化工安全素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然而提高化工安全素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对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教学体系。目前,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政策文件的导向已经非常明朗,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的《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14]4号),提出“完善化工安全人才标准、深化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指导意见。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02号)[1]指出,也提出要完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加快高素质、复合型化工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深化化工安全专业队伍建设。在响应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层面上,高校也已开始行动,例如2019年5月底,南京工业大学等16所化工高校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对社会发出《2019全国化工高校南京宣言》[2],指出化工高校要致力于培养面向需求的化工高素质人才;要致力于推动面向绿色的化工高质量发展;要做化工绿色发展、安全生产的宣传者。可以预见,在新形势下,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化工安全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具有化工背景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贯穿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环节,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以新工科为统领,形成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都是具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探索的课题。国内已有一些具有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对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研究[3-4]。经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在培养化工安全素养方面的体系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1)从“大安全”的角度探讨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5-7],并没有体现出化工安全这个专业背景或特色。(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考虑了培养化工安全素养这个维度,但重在课程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社会实践教学的资源保障,缺乏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良好氛围和生态环境。(3)体现了化工背景或特色,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和实施过程,但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开拓创新。(4)未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未做深层次思考,实践教学改革步伐较慢,通识性的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类资源开发不够。(5)未充分研究高校大类招生的新形势和新工科统领的发展趋势,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仍在探索,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未充分开拓,未培育出全校化工安全文化特色,未据此打开新工科统领下学科融合的窗口。(6)实践教学未体现国际化趋势和视阈,缺乏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业人才资源和机制推动本科实践教学,缺乏对化工安全与责任关怀的深刻理解,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体系设计不够深入。

3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8]。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其主体框架如图1所示。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针对安全工程课程实践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配套课程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驱动方法,突出化工安全生产理论、技术及素养的培养。针对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型化工企业共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设立跟班制岗位实习,与毕业实习的联动培养,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系统培养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工安全素养。针对安全工程社会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等赛事,激发学生系统地分析、思考、解决化工安全问题,综合性地培养学生化工安全素养。

4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探索

尽管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工科计划全面启动,高校大类招生的新形势,人才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还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考虑,并不断改进:(1)随着高等院校大类招生的全面推进,新工科的培养体系全面展开,针对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的标准逐步提高,区别于强调高度专业性口径的人才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形成带有通识性特征的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以满足化工、生工、制药等专业的培养需要,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2)除了化工、医药行业,工贸行业也经常出现危险化学品事故,这与工贸行业中涉及到某些危险性工艺,使用某些危险化学品有关。因此,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满足化工、医药行业人才需要,也要能满足工贸行业安全管理人才的需要。因此,针对非化工、生工、制药等专业,需要整合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其培养需要。(3)在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人才层面上,还需要研究本科实践教学迈向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国际化视阈的本科实践教学的机制、方法和举措。(4)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诸如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云计算等很多新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走向应该更多地考虑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断改革,以适应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3]刘龙飞,邱竹,杨春海等.基于化工行业背景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广州化工,2015,043(009):220-222.

[4]米红甫,王文和,张锐,等.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化工安全方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8,000(018):84-85,88.

[5]刘晋,石晨飞,庞峥.安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体系调研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易灿南,胡鸿,廖可兵等.基于"三重一高"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2).

[7]刘秀玉,张浩,朱庆明.多学科交叉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34-135.

[8]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7):61-64.

作者:朱常龙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