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学生体验式元素养教育实践
摘要:文章介绍了针对医学生的体验式元素养教育实践,通过“微体验”这一课程形式,让学生以体验者、岗位提供者、活动组织者3种身份参与到信息加工、生产、流通过程中。通过切身体验和角色转换,给医学生提供了面向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有助于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医学生;元素养;信息素养教育;体验式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大学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新的教学课程引入各专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各部门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课程、讲座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1]。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逐渐被打破,新的学习环境呈现数字化、智慧化、泛在化、移动化的“新四化”特点[2]。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相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兼顾,面向学习环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被大力倡导,与此同时,信息素养教育也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从而催生了“元素养”这一新的概念[3]。元素养即将信息素养重新定位,使之成为催生其他素养的核心素养,通过对相关素养理念和新技术进行关联整合吸纳,对学生进行学习行为、情感、认知和元认知方面的培养[4]。这一概念于2011年由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专家雅各布森与麦基提出[5]。2014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ACRL)将“元素养”理念作为核心理念指导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草案)的修订[6]。在元素养概念提出的基础上,ACRL将信息素养进行了重新定义,元素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得到教育界乃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7]。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医学信息的快速增长,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成为医学院校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8]。基于此,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微体验”系列体验式元素养教育实践,为学生创设一种体验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中参与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面向学习环境的学习模式,为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9]。
1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面向终身学习的医学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理念,设计游戏活动形式的体验课程,让体验者参与图书馆信息加工的全过程,通过在具体的学习工作情景中,亲身体验环境、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提高元素养的目的。体验课程包含参观图书馆后台部门工作、亲身参与图书馆工作岗位、设计图书馆宣传海报及撰写学结等环节。学生分别以活动体验者、岗位提供者、活动组织者3种角色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工和流通等环节,在信息生产和利用的过程中,促进创新和交流,全面提升数据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社交素养等,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信息素养[10]。具体各层次培养目标参见图1。
2课程实施过程
2.1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框架
图书馆各部门和学生处联合负责课程的组织和设计,成立专门策划小组负责组织策划、统筹协调。图书馆提供老师工作岗位和指导老师,学生社团书缘社(助理馆员)提供义务馆员工作岗位体验和指导同学。体验者参观了解图书馆后台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特色服务后,选择感兴趣的岗位预约体验。体验者按计划到选择的岗位,分别完成教师岗位和学生岗位的体验学习,深入了解分类标引、文献传递、数据库学习等信息加工整理方法。最后还要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撰写学习体会和总结。具体体验课流程可参见图2。
2.2加强人员培训,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
从图书馆工作中提炼出适合学生学习体验的内容,按照2个小时的工作量设置体验岗位,包括6个教师岗位(图书分类标引、图书期刊排序整架、数据搜索整理及入库、文献传递、专题库建设、图书馆微信平台)和5个学生馆员岗位(电子阅览区学生馆员、“知学苑”学生馆员、二楼阅览区学生馆员、外文图书阅览区学生馆员、总借还区学生馆员)。制定岗位规范,对提供岗位的老师和学生做好业务培训,确保营造良好的体验情境。
2.3体验式元素养提升活动
体验者通过参与了解课程设计,完成初次元素养认知。经过岗位体验和角色转换,在前期体验中不但满足了好奇心,还在具体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提高自己的数据素养和技术素养,而在后期学结环节,不但消化吸收了信息知识,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极大提升了个人的信息素养能力。体验者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全程参与到体验课程的设计、体验、总结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完成三次元素养的提升。
3元素养教育实践效果
3.1体验课程极具吸引力
采用饥饿营销的手段,限制报名人数,在宣传第一天就报名额满,吸引大批体验者。课程热度逐年上升,有超过20%的体验者连续2年参加学习,该体验课程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3.2体验者元素养能力三步提升
体验者通过参观图书馆后台,初步接触图书馆信息资源,完成一次体验学习。通过与图书馆亲密接触,学会更多图书馆资源使用技巧,对信息资源加工整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为利用图书馆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完成二次体验学习。通过组织活动、提供体验岗位,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组织能力,还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完成三次体验学习[11]。
3.3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活泼愉快的体验式学习形式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加强了学生与后台馆员交流互动,为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框架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师有机会直接面对学生,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需的各类技能与知识为目的,使得信息素养教育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12]。
4启示
4.1创新思维,更新理念
秉承元素养教育的理念,采用体验式元素养教育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图书馆内部核心,通过对信息加工生产全过程的参与,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4.2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的情境体验
精心设置体验岗位,制定体验卡,设置多重小惊喜,选取广受欢迎的校园文化纪念品作为奖励,并加盖活动纪念印章,切实抓住年轻学生的喜好,让其感受良好的学习情境。
4.3多角度参与,让学生深层次融入课程组织过程
活动由多个学生组织协同举办,学生会作为活动组织者、助理馆员作为岗位提供者、体验者作为活动参与者。三种不同身份的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会有各自的体验和收获,面向环境的元素养教育方式更为90后学生所接受[13]。
5结语
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医学生元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突破,面向环境的体验式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了新的工作思维和方法。体验式元素养教育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90后医学生阅读倾向,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形式,让学生真正作为元素养教育的主体,全面推动元素养教育工作。
作者:杨丽娟 乔妍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