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养教育论文 > 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

职业素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03 07:52:00人气:348

【摘要】针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低、师资队伍薄弱存在、教学环境单一等问题,对“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进行研究,搭建职业素养教育网上平台,提高职业素养教育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素养;网上平台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专门开设了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职业行为习惯,但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依然存在不足:1.企业参与度低。职业素养源于企业,服务企业[2]。但多数高校在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没有与企业高度互动,将行业需求真正的融入校园和课堂,企业只有在学生实习实践时,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向学生展示企业文化,岗位要求等,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职业技能,仍存在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相脱节的问题。2.师资队伍薄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素养教师队伍不稳定,并且多由政治教师兼任,职业素养应紧贴行业需要,但是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对行业动态及岗位需求的了解很少,这也反映出了高校对职业素养培养质量的认识错位。3.教学环境单一。目前,在职业素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采用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依然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上,将课堂局限于教室上,没有将职业素养的培养真正延伸到岗位上。

二、“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研究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中,共有五个重要的参与角色,即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针对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也迎来了巨大转变,企业、学校、教师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1.“互联网+企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互联网+企业”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企业参与度低的问题,缓解由于地理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学校与企业沟通少、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脱节的局面。通过互联网,学校可以实时获取行业企业动态,企业也可以随时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评价及意见反馈,并在招聘时,对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掌握。2.“互联网+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互联网+教师”模式可以解决职业素养教师队伍薄弱的问题,学校可以聘请行业企业中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员作为企业教师,使用互联网将实际工作状态展现给学生,通过企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师借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下,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和双向交互功能,对每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过程进行记录与跟踪,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培养计划。3.“互联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时刻在企业中进行学习,而线上共享解决了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企业将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工作状态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在职业素养教育平台上,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反复感受、反复学习的实际需求。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网上教育平台

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及教育资源之间的需求模式分析,建设大学生职业素养网上教育平台,实现企业、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享资源的线上线下培养方式。平台共分为六大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针对五种用户进行管理,分别是管理员用户、企业用户、学校用户、教师用户及学生用户,其中管理员对所用用户及用户权限进行管理。2.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实现教学资源的上传、审核、浏览、检索及查看等功能,其中企业、学校及教师具有资源上传的权限,学校具有资源审核的权限,所有用户均可对教学资源在线浏览、检索与查看。3.留言模块。通过留言模块,企业、学校、教师及学生可以就行业动态、职业要求等职业素养相关内容进行交流与沟通。4.职业道德培养评价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社会实践报告等,学生采取网上投票的形式实现评价,模块对学生的投票进行统计与分析,给出综合结果,社会实践报告可有学生在线编辑,教师与企业共同给出评价。5.职业意识培养评价模块。该模块实现学生形象、合作、发展及规划意识的评价,学生可以采取视频录制的方式展现自我形象与职业发展规划,教师、企业及其他学生可在线观赏并评价。6.职业行为习惯及职业技能模块。企业教师根据行业标准,结合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实习实践表现及技能证书获得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研究,建设职业素养网上教育平台,将企业、学校、教师与学生紧密相连,既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又为企业在招聘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昊.新进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准备[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

[2]吴晖.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

作者:赵满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