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养教育论文 > 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视觉素养教育分析

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视觉素养教育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16 04:42:00人气:843

摘要:与课堂教学边界相比,思维视角的必要性和独特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视化则是当代文明进化的特定领域。图像作为信息传递最基本的方式,更适合信息时代的生活节奏。在生活中,视觉形象的本质是艺术的泛化,是艺术形式自然形成的结果。视觉文化是人类教育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理解图形能力和视觉素养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学习者视觉素养,展现了思维可视化和视觉素养的协同;视觉素养的思维可视化体现思维可视化技术与不视化技术的融合。

关键词:思维视角;可视化;视觉素养

一、概述

视觉文化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视觉质量对社会成员来说必不可少,它要求我们从纯粹的视觉元素和形象的结构中阅读信息,从而进入审美的层面。如今信息的传输不再局限于文本符号,而更依赖于图像语言的直接吸引力。敏锐的视觉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才能符合现今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可视化在许多领域之中形成了多个分支。可视是可视化的基础,可视化是可视的发展。在可视化发展的早期,知识可视化的目标是传送内在态度、领悟、价值和经验等。思维可视化就是把看不见的思维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图示技术把学习中的思考方法和路径呈现出来。思维导图是连接知识可视化和思维可视化的方法,是直观表达思维过程的图示。根据学生、科目和培训目标的不同,运用思维可视化的原理和手段,开发相应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将可视化学习资源与视觉素养的培养相结合,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考、概括、推理、归纳、分析等能力。视觉素养教育正在改变着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应用思维可视化下的视觉素养教育能够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视觉素养简介

11.视觉素视觉素养的概念

视觉素养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所研究的范畴就是能被我们看到的视觉材料和对其做出的相应解释。视觉素养是指理解、创作和交流视觉形象的能力,涉及到多个学科。

22.视觉素养的组成

视觉素养的组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视觉思维,它是指将信息、观念和思想变换成有助于表达内在联系的图形、图像或视频等;第二部分是视觉交流,是指将这些相互联系的图形、图像或视频表达给其他人时,为了保证视觉的交流效果,学习者要从视觉体验中收获有意义的信息;第三部分是视觉学习,指对图像、视频和媒体等学习的过程。视觉学习包含着学习者解读并理解视觉形象进而掌握知识的过程。

三、从视觉知识到思维可视化

现在,教学领域已经普遍应用了可视化技术。学习所需资料、学习课程内容等都已呈现可视化趋势,如微课、MOOCs等。近几年,思维导图等可视化知识工具也日渐流行并且逐步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可视化工具不但能够帮助学习者构建思维、找出事实与概念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者阅读、记忆、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使教学环境变得立体化与可视化。11.思维可视化时代的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是思维可视化的重要表达途径,也是思维可视化时代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思维知识的可视化形式随处可见,如我们通常用到的聊天表情、观看的视频以及大量的字符符号等。可视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而思维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密不可分。从本质上来看,思维可视化就是视觉符号、知识的可视化表现,可通过视觉符号编码进行表现。人类的思维可以借助于媒介来表达,但是无论通过何种媒介来表达思维,它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只是在表达思维时对思维意义所挖掘的层次不同。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应用对于学生提高成绩、掌握认知技能以及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2.思维可视化环境下的视觉素养培养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应注重新型的学习者培养方式。首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关于图像图形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视觉思维的能力。让学习者能够通过对形状、色彩等艺术形式的了解,明白其表达的内涵。其次,要对学习者的图像重构能力进行培养。学习者通过将看到的图像在脑海中留下印象,配合自己的理解再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画面。图像图形已经能够单独作为信息的载体存在,所以学会重构对于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最后,材料作为视觉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图像语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种类和存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要引导学习者学会把握材料与审美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要研究材料语言。总而言之,在思维可视化背景环境下,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视觉素养才能更符合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视觉素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地用文字形式传递信息,而是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以及交互式软件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模式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习者直观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中,为了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教育对学习者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1.有利于开发学习者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右脑思维产生的,右脑主要负责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对学习者视觉素养进行训练可以促使其右脑发育,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培养学习者的视觉素养,学习者通过感知这些资源进行理解掌握。随着知识的不断嵌入,学习者可以独自重建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

22.有利于教学相长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指出,视觉在人类认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70%以上是通过视觉途径。教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准备,也可以自己总结归纳出曾经不熟识的知识,将概念图、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熟练应用于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过程的建构中,帮助学习者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学习者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也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

33.有利于启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学习者通过对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和交互课件的学习,能够通过视觉来感知思想,养成良好的视觉信息交流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以及辨析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

44.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学习风格、动机、能力等也有所差异。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要因材施教,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者不单单只是具备读写、沟通能力就可以,而是要培养视觉素养。如何正确理解图形符号的具体含义、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视觉素养教育对于一些语言理解能力有障碍的学习者来说更是一个良方。学习者可以通过对图形、视频的学习,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形态,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所掌握的知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达到优异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教育信息化逐渐发展,一些在线的学习模式不断涌现,视觉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改变着学习者获得新知的途径和方式。目前我国基于思维可视化环境下的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需要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建议。视觉素养现今已经是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将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引领终身学习的航向。

参考文献:

[1]何秋琳,张立春.视觉学习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04):23-33.

[2]Felton,P.Visualliteracy[J].TheMagazineofHigherEducation⁃Learning,2008.

[3]张小峰.视觉表征在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3):55-60.

[4]王朝云,刘玉龙.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06):18-20+17.

[5]张维忠,唐慧荣.可视化教学内容设计的五大原则[J].电化教育研究,2010,(10):99-102.

[6]李芒,蔡君,蒋科蔚,王妍莉.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法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03):16-22.

[7]吴淑惠.可视化技术概述[J].中国电化教育,1998,(11):69-70.

[8]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8,(02):21-24.

[9]聂黎生.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概念及其视觉素养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02):15-16.

[10]徐亚男,张舒予,蔡冠群.浅论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18-20.

作者:赵晶晶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