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视觉素养教育
一 、新课程改革与视觉素养教育
1.视觉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必备技能新课标下教材使用了更多的符号或图像来代替问题,翻阅当前的中小学课本尤其是语文课本,就会明显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在其中的渗透。现在的中小学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年代”,教育必须要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新课程改革极力推崇视觉素养教育,开发学生右脑和创新性思维。学生看图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能够看懂图,只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才能够帮助学生去有效学习新教材中的图像,才能够正确组织视觉信息,形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2.视觉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丰富学生自身视觉文化体系,提高学生识别和理解图像或符号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的、有意义的思维方式,最终将其塑造成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实质上这也正是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视觉素养教育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编制更多优秀教材,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视觉文化的渗透。
3.语文教学手段信息化需要中小学学生具备视觉素养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或视频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受广大师生欢迎,中小学语文教学早不再是传统语言讲授,有效“读”高效“写”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方向,既要提高学生对视觉语言的理解能力,又要提高对视觉语言的编辑能力。实践表明,中小学语文教学渗透视觉文化有助于学生右脑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尤其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明显。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策略
1.创设视觉情景导入教学,培养学生视觉感知力视觉感知力是人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能力,就是通过眼睛来感知世界的能力,看到的东西经过神经传输,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它既是一个从外到内的信息接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视觉感知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视觉素养时,应该从提高学生视觉感知力角度出发,努力引导他们去感知多看到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其有关的视觉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里要注意视觉情景设计一定不能过多加入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元素,方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后,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无法更好灌输本节课程所需要教授的内容。
2.借助视觉图像讲解内容,培养学生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解读能力是视觉素养的基本能力,通过培养和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视觉解决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视觉形象去理解深层次的课程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视觉图像,并将其与相应的文章文字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程教学内容。教材中插图只是内容上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把教学内容完全的表达出来,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去创新去想象,观察力和想象力即是视觉解读能力。
3.运用视觉图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视觉表达能力视觉素养中较高层次的能力就是视觉表达能力,如何通过视觉信息来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这都需要具备很高的视觉解读能力。中小学语文课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通过复述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非常好的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觉信号来辅助学生记忆课程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如何将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复述课程内容。
4.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视觉化的学习资料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视觉资料设计技术,现在几乎所有的文字信息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视觉化。新课程改革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入了很多符号和图片,但对于视觉素养的教育还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更多生动高质量的视觉图像,静态和动态视觉信号对学生视觉感知力的影响具有不同效果。所以,教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是视觉化学习资料设计的关键。
作者:李玉山 单位:山东省宁津县柴胡店镇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