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浅析
一、国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教育的教育意识淡薄。一方面有些院校本着学生写毕业论文查找资料的方便,文献信息检索课和有关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只在本科层次院校普及,专科院校或职业技术院校不开设信息教育课程。信息检索课一般重视检索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缺乏对学生信息意识和观念的灌输和培养,缺乏关于道德、信息活动规范的内容安排。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素养教育课,但是选修课,大学生对信息素养课程并不熟悉,对自我信息教养提高的意识淡薄,因此很多学生没有选修素养教育课。
(二)信息素养教育定位不准。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其内容涵盖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等诸多方面,它不是上述内容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新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也就是使我们的教育从单纯学习型教育转向创造型教育。很多大学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十分强调计算机的使用,用计算机课程代替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造成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分布,不懂检索,也不会利用图书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不完整。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同院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认识、教授内容的偏重也不同。各个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根据学校和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自行组织。目前全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课只有指导性文件,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课程体系标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一环,现在的信息检索课显然内容过于苍白。
二、大学图书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措施
(一)统一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目前,信息素养教育最关键的任务就是以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信息素养的核心价值,形成一个在全国通用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统一模式。高校应鼓励馆员在教育活动中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统一模式,用统一模式规范和建设全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加强各机构、各高校间的沟通与协调。
(二)对不同层次、专业的教育对象开展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
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但是不同类型院校的大学生信息素养需求不同,因此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要针对性的区别对待,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对象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增强
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和文献检索课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败的关键毛。图书馆员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把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贯穿到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当中去。因此,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馆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层次,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学和各专业的知识,以便在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增强针对性。
(四)注重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信息素养的积极性
信息素养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单纯的课堂讲授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具体的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各种趣味性和竞赛性活动,使大学生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愿意学,学进去”,以致逐步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结语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科分类越来越细。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立足现状,以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努力构建高等学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权威统一模式。高校图书馆更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既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大社会意义也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作者:林芳 单位:琼州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