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的实施
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我修改,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及时转变观念,及时更新知识,认真钻研新教材,设计新教学法,对自己的教学对象要认真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的身体能力不同,他们的授受知识技术的能力不同,体育教师要根据这些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要不同的要求,既要关心优秀学生,也不能忽视后进学生。对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提高要求,练习的难度相应也要增大,也可以提前教学进度。甚至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要进行特别培养。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已经掌握内容之后,可以给也们讲解一些战术,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篮球比赛,并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比赛。对后进生最重要的是个别辅导,而不是集体辅导,难度不要太大,多练习、多鼓励。
从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的体育教学不顾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注重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只是一味地传授体育技术,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很多学生不满足当前的体育教学,从而产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慢慢的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体育教师要改变这一现状,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身心出发,寻求适合于学生体育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游戏法、比赛法、辅助法、师生共同比赛法,让体育课更有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上始终保持着一个热烈的气氛,让学生喜欢参与,喜欢体育课。这几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每当学习完一项技术或者一个单元,我们都要进行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对他们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这样,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快被反映出来,老师更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队形练习中,学生常常会不配合教学,因为这个项目太过于单调。但是我们采用比赛法,效果就会更好,对于比较好的队我们可以奖励,如让他们有优先选项学习,对于不好的队还要加强训练。这样,他们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习而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效果自然更好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有了,在练习时就会更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
(2)老师的参与提高优育活动质量。在高中,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很强,已经接近成人的能力,老师与他们的参与在一起活动没有太大的差别,很多学生都希望老师加入进来,这样可以加大了活动的质量,有老师在里面指挥,可以让与教师一组的学生受益非浅,也让与教师不是一组的学生感觉压力大增,也为了争取本组的胜利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做给了学生动力,兴趣自然得到了加强。例如,笔者上过体操的单元教学,所教的学生为高一年级,上一节课学了辅助动作前滚翻成蹲立接挺身跳,而且据老师的观察,情况比较好,所以,这一次课,老师心里有了底,在课的一开始,老师介绍了本节课的内容: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挺身跳,并且做了动作示范。接下来,为了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于是问大家“: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还记得吗?哪位同学再来把所学的内容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大胆一点!”这时候,同学们都不敢上来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表示愿意上来试一试,他上来很快就做好了。我及时告诉同学们“:他做得非常棒,掌握,鼓励一下!”我趋热打铁,把这个动作向大家作了讲解,并结合讲解了示范,接下来让大家练习。过了一段时间,单调的练习又让学生开始有点烦,有的同学还表示不想做了。为了让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我一动对大家说“:同学们,现在我想与大家比一比谁做得好,愿意不愿意?”同学们都高兴的叫起来,愿意与教师一比高下。经过一番较量,练习时间便到了。结束后,我想让同学们做一下评价,说一说谁做得好。班长第一个发言“:肯定老师做的示范很漂亮,比同学们做得都好,但是,第一个做得好,第二个做得差一点,但是连惯性却比一个好。不过,还有一个同学做得更好,只是他没有出来做,可以让他做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又出来做了一次,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我可以知道他做的确实很棒。这样,在教师的带动下,通过比赛既让学生掌握了技术,又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调动起来了。
通过课外体育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
一周2次的体育课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的,那么,就得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拓展学生的体育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他们的特长。课外活动时间长,学生的自由更充分,是他们发展自己体育特长的主要阵地。我校非常重视体育课外活动,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我们有计划的或者以班为单位,或者以按性别、按不同的项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活动,还成立很多课外兴趣小组,每组有学生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还设置了1~2个小组长来组织活动,小组长的条件是,有责任心,有一定的特长,善于交流,公正无私,组长的选择是可以自由报名,也可以学生推荐,最后把候选人组织起来进行竞选与分配。成立小组后,老师要有计划的对这些小组长进行开会、培训,向他们传达活动计划,听取他们的汇报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要介入及时解决。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执行老师的计划,发动本组或者其他同学有计划地参加体育活动,并做好同学们的团结;向体育教师汇报小组活动情况,让教师了解,并能取得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有必要时需要老师的指导;协助教师做好场地、器材的安排与布置;做好活动的考勤,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不能漏掉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练习时做好同学们的安全与保护工作,对所取得的成绩要做好统计工作;活动结束时要及时总结,并做一些赛后的相关工作。
重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学会一点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而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技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形成一个经常锻炼的好习惯,这就是所说的要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体育是人的终身体育的部分,但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却占最重要的位置,终身意识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二是学生自身,要根据这两方面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优势,努力为终身体育的养成而努力。(1)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懂得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对人的重要价值,体验到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好处;(2)老师要教给学生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而不是只让他们学习技术,运用科学的锻炼手段,学会学习、学习锻炼、学会创造性学习,不失时机的邦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他们的体育自学能力;(3)体育老师要运动科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打出坚实的终身体育意识。
作者:张 磊 单位: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