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探讨
在我国的学校每周2至3节体育课,课表上是一节不落,就是没法上。没有一个篮球,没有一张乒乓球台,场地也没有,家长思想偏见、行动上误导,社会体育锻炼资源整合不够,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原因,也使得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下降。教育经费缺乏,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器材严重不足,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致使体育课无法很好地开展。
转变学校教育思想观念,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1)学校体育应该深化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竞技体育的项目教学,又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教学,在内容上难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也难以达到人人享有体育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多为成人化、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和练习,使很多中小学生讨厌上体育课。所以可以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入大量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转变学校体育思想观念,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在班级授课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尽量按照不同学生的需要,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结论与对策
1.结论
上面的内容谈了如何能在教学中使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的注重,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不畏困难、勇于拼搏,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2.对策
(1)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通过改善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办法,尽可能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学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开设符合学生要求的体育运动项目,努力推广普及一些简便易行、趣味性、娱乐性强的体育项目。
(3)增设一些运动项目如健美操、女子形体学,满足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多开展体育竞技比赛,趣味体育游戏等,将体育与美学,体育与物理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整体素质。
(4)教师在教法与教学态度上应积极创新、加强自身职业修养,建立自己的工作教学博客,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作者:姚姣妮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