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会计电算化论文 >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思考 

日期:2017-06-20 07:31:36人气:1156

摘要:本文从会计专业需求及专业建设的现状入手,提出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社会服务功能建设五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

一、会计专业需求及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中职学校83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财务核算,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诚信的应用型人才。

1.会计专业需求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的营利经济核算主体和非营利机构对会计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会计人才需求量也一直排在各地人才市场需求的前十位。以铜陵市来说,2012年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有4986人,2013年考证人数达5300人,2014年铜陵考区由省财政厅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多次考试,报考人数继续攀升。近年来,随着金桥工业园、财富广场、雨润广场、长江路地下商业精品街、双星国际等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入驻,中小型企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适合中职学生实际的私营中小型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也增大,兼之适合中职学生的中初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学历层次要求趋于理性,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性、实际动手能力与工作经验。所以,我市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2.会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全国各省份中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积极以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为契机,认真探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条件建设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涵。以浙江省为例,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率先在课程改革、实训建设、技术比武等方面起了示范作用。近些年,安徽省各中职学校也逐步与发达地区接轨,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但是会计专业建设相较于发达省市,仍然较为滞后。以铜陵市中职中心为例,会计电算化专业虽是中职中心的传统专业,但是由于学校资源在各专业间的配置不均,实训条件落后,专业创新不足,教学模式陈旧,社会服务能力不高,学生就业前景不佳等原因造成了中职中心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缓慢的现状。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我们应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细致、全面的整体规划,深化内涵建设,旨在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长足有效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改变职校落后传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完善实训条件,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高效的教学团队,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培养出职业道德水准高、职业判断能力强、综合业务技能全面的应用型会计后备军。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探索“理实一体”“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第二,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安排上,合理分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加大实训课程比例;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专业课尽可能使用仿真会计实训资料,按工作岗位开展教学。教学活动主要在实训室进行,边理论边实践,实现理实一体化。第三,建立重视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评价时,鼓励实习单位参与,可以通过对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了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以及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判断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过程控制包括教学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实训过程、顶岗实习过程、考核过程等过程的教学质量控制。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第一,构建基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革新课程内容。把职业活动转化为工作项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学习领域,形成课程体系。开发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工作项目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法。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应体现:遵循“够用”原则,删减高层次的会计专业课程(如审计、财务管理等);加强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第二,改革教学方法。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在虚拟的商业环境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根据学习进程先设计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实现任务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改革教学评价手段。充分利用无纸化测试系统的学习功能和学习效果评价功能,专业课教师通过制题系统,及时更新实训和考试测评资料,弥补教学上讲授内容的不足。第四,教材的选用与建设。在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注重拓宽专业适用性,注重会计实训教材的选用。积极开发校本教程,其实训内容采用真实的或仿真的模拟材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业务环境中,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第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年来,随着国家中职技能大赛的开展,职校积极响应,将学生的技能培养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因此,职校应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把日常教学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等技能比赛。

3.实训条件建设

第一,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会计模拟实训室资源,制订实训岗位的岗位职责,建立实训室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训室的墙上可布置简明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示意图。第二,有条件的职校可建立“ERP沙盘”实训室,加强企业认知实训。第三,积极开发校外实训基地,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分批次、分阶段,进而全部实现顶岗实习提供条件。

4.教学团队建设

第一,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会计专业教师从事企业兼职,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从而实现“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将专职教师培养成兼备管理、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知识,拥有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的综合技能,具有较强团队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专业人才。第二,通过提供执业资格考试帮助和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取得会计职称证书。第三,利用“名师工作室”“课题组”等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助力,以老带新,梯队培养后备教研骨干。第四,聘请企业会计做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备课方法、教学组织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

5.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职校除了培养在校学生,也应承担社会培训任务。职校可积极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中心,提供会计职业方面的相关培训业务;同时可借助师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财务方面的有关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应立足于专业实际,围绕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定位,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内涵,为社会培养熟练应用财务软件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及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基于就业导向的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财会通讯(学术),2009(9).

[2]杨博.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3]韩凯,蒋洪平,党辉.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2009(7).

作者:刘娟 单位: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