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的内涵诠释和实践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建构途径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诠释
(一)信息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信息素养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应培养学生从各种途径获取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存在高低差异,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3.无锡市教研中心的精神指导
《无锡市中小学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活动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课堂有效教学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在认真落实‘减负’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完善教学规范、聚焦课堂教学、打造优良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减负增效’这一基本目标。”
(二)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基本学习技能(读、写、算)、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信息素养也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等诸多领域,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认识、理解和对技能的使用,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涉及更宽广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需要通过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来建构知识结构。可见,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种工具。
二、信息素养的建构途径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信息意识
我在引入新课时经常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鼠标练习的教学中,我只进行简单的演示,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利用“纸牌”“扫雷”游戏让学生练习使用鼠标,大多数学生都能从练习中掌握使用小诀窍,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小结并表扬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信心。再如在学习指法时,我把“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的“打地鼠”“激流勇进”“生死时速”等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此外,在教学“翻转与旋转”时,我用情境导入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大家看过少儿频道的《大风车》节目吗?”“看过。”“你们知道《大风车》节目的标志是什么吗?”“风车!”“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画风车好好不好?”“好!”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跳跃、更有活力。
(二)鼓励小组讨论,提高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学得很“吃力”,而有些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存在差异。在课堂中让学生多一些交流,让他们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美化文章”一课时,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新知,在师生合作闯过第一关“艺术字显风采”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闯过第二关“自选图形来点缀”。期间,做得快的学生也可扮演小老师,走出座位帮助其他同学。教师搭建小组合作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三)发展交流评价,培养综合能力
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为以后的再学习提供“营养”,注入“血液”。例如在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我引入了一个网络评价软件,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平台,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四)重视学科整合,提高信息素养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设良好的条件,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要想培养现代化人才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电脑绘画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和美术教学有很多共通之处。电脑画图具有近乎游戏的特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于是我把金山画王作为切入点,将看似无关的两门学科联系起来。金山画王是一个强大的画图软件,它具有铅笔、橡皮擦、颜料等工具,而这些是美术课上的必要工具,我把美术课带到了微机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怎样使用“铅笔”工具时,讲到我们能用“铅笔”工具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这时可适时地引入美术课中有关线条的课程:不同粗细的线条在绘画中的妙用。又如在教学Word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创作日志或作文并进行修改;教学网络搜索工具时,让学生上网查阅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学科知识……将不同学科之间有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又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提高教师素养,创造素养环境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小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将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或完整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且还是教育的研究者,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要想培养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小学教师,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技术教育意识,使他们对因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其次要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氛围。为此,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建立了校园网,里面设置了办公平台、教师博客、电子备课等栏目,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阅读信息、获取知识、进行备课和科研活动。除此以外,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进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最后学校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例如每学期都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办公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一系列课程的培训,安排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有效拓展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是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聚焦课堂,对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用智慧经营我们的课堂,才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信息技术的本质,从而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作者:毛新星 单位: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