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摘要: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广泛运用,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基础要求。我国教育部十分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在小学阶段即设立信息技术课程。但部分小学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师资投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在基于信息素养下开展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阐述培育信息素养的教育意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引起我国教育部的重视,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信息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教学不仅是培育综合性人才的需要,更是实现教改发展,顺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而现阶段小学信息课堂仍存在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急需调整教学方式,基于信息素养视角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
一、培育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意义
(一)顺应时展,符合社会用人标准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所接触的信息绝大部分均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社会多个领域内,信息技术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信息技术已然成为新时期企业用人的必选标准之一。积极培育当代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其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主要以传授学生基础信息知识,培育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旨。而信息素养则是学生对于信息知识加工、管理、交流、评价等方面展现出的综合能力,与信息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信息技术脱离信息素养,则导致教学失去意义,与教学初衷相违背。故此,积极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基于信息素养开展小学信息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调整教学框架
以往的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基础信息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较差。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课堂过于枯燥无聊,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信息教材中涉及网络聊天工具、基础图片处理、网络引擎等方面的内容。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无法在课堂内接受大量的知识内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故此,信息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从生活与情感的角度出发,适当调整教学框架,使小学生快速消化理论知识,突破知识难点,从而培育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侧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育
学习信息课堂的最终目标即培育学生超强的信息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信息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独立完成操作。而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讲解理论知识。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且理论知识偏抽象性,学生无法快速消化知识内容,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故此,教师应侧重实践能力的培育。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自主操作,通过自主实践验证理论知识,从而理解理论知识。
(三)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小学信息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现阶段,我国小学院校内信息课程专业教师数量远远不足。部分小学的信息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担任或转任,仅接受过简单的课程培训即上岗教学,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信息教学培训,对于信息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故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定期参与校方组织的专业培训,参与学科调研,与其他教师进行频繁交流,快速提升信息素养。其次,校方也应大力招聘优秀教师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聘请专业人士为教师进行培训,到其他优秀院校学习。
(四)重视课堂提问
信息教师应明确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发挥提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在课前提问可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旧知,尝试性接触新知。将所学旧知与新知进行关联,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中环节提问则加深学生知识印象,给予学生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探究深层知识。在课堂末期提问则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促进知识消化。其次,教师应调整提问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宜的提问内容,而非传统的提问方式。面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知识问题,维系学差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中等生的自我提升,满足绩优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喜爱信息课堂。
(五)转变教学模式
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知识和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时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故此,教师应及时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使下学习信息知识。当遇到知识问题时,小组内各成员相互讨论,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总而言之,如今社会已经迈入信息时代。掌握扎实的信息技术已然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应传授学生信息知识,也应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框架,侧重能力培育,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转变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徐德昌.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47
[2]张丽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73
[3]强有冬.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实施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92-93
作者:沈浩 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