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于信息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也备受人们重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从多个层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之外,还应该更深层次地探索核心素养下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引言
核心素养的观点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被提出的,它把育人作为重要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新的面貌和新的契机[1]。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过渡阶段,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基于信息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也备受人们重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从多个层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走入信息化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课堂学习情境,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了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还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信息技术课程无关的活动,这严重地忽视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设信息技术学习情境,将信息技术知识与信息素养渗透在一起,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2]。例如,《表格规划与修饰》一课是学生继续学习数据统计及图表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对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及分析工作,是学好数据处理的关键。为了让学生可以接受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首先,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引入角色扮演情境:作为超市经理的每个同学,你们超市要招聘市场统计分析员,小明和小红共同应聘,他们要完成考题,制作一份“超市商品库存”表。请你们发挥小小超市经理的作用,仔细观察并分析两张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进入角色扮演的情境中,十分活跃,开始积极地观察表格,很快就找出了两份表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记录商品的属性相同;不同点是,其中小明的表格是将所有的商品信息储存在同一张工作表中;而小红是储存在同一个工作簿中的不同工作表中,同时,单元格有颜色,并且大小统一。然后,教师又请学生回答,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会选择哪一个人作为超市的分析统计员?原因是什么?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表格的规划与修饰。在本节课中,创设角色扮演的学习情境,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视觉,从而引起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这样的情景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获取信息的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小学信息技术知识的简单化、具体化开始向抽象化、复杂化延伸,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策略,不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还会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教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新型的教学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信息化的课堂环境[3]。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社会》一课时,虽然学生对“信息”这个词耳熟能详,但是,对具体的“什么是信息”这种问题,学生就说不清楚了。为了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信息的本质特征,从感性上去认识信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信息与信息社会联系起来,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首先,在课程开始,教师可以直接问学生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很难回答出来。于是,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多媒体图片和录像,如古代烽火台信息传递、报纸新闻摘选、电视宣传广告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信息更为具体的概念。其次,教师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曾经获取过的信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信息的具体性,从而总结出信息的概念。最后,教师不断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图片和视频,进而总结出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全面渗透信息素养,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观所感,引出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的基本特征,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了课程学习的重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例如,在教学《表格的修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布置难度不同的任务,在师生、生生合作交流中缩小不同学生层次之间的差距,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在课程开始,教师先设置低层闯关任务: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消费情况,教师设计了一张“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并统计了数据。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对“中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统计表”的设计是否合理,应当怎样修改。之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并进行讨论。学生积极地进行实践,讨论学习,互帮互助,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然后,基于低层闯关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又增加难度,设置中层的闯关任务:在一张工作表中帮助教师修饰本张工作表,做到清晰、美观。在这次任务中,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联系已有的信息技术知识,独立完成操作,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最后,请组内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完成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基于信息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立国,王国华.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8(05):77.
[2]吴安佳.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变对策浅析[J].职业,2018,479(17):77-78.
[3]石晓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8(04):23.
作者:朱志勇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