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信息素养论文 >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建设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15 03:17:00人气:411

1概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的各类信息资源,而如何选择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1小时。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1%,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3.8%。[1]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图书馆历来都是作为资源、信息、知识的中心而存在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互联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核心竞争力,直到现在图书馆始终是信息素养最初的发起和支持者。作为学校文献信息支撑中心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中,帮助用户鉴别、筛选并利用信息资源,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责无旁贷。

2国内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实例

2.1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素养在线

“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于1994年牵头成立的,目前,已覆盖广州主要行政区,含成员馆十二所,成为广州甚至华南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保障基地。目前已建设成功区域资源平台、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免费电子全文库、创新参考文摘库、期刊评价与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在线等数字资源系统等。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负责广州高校图书馆联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2]该平台常用的内容有学生入馆教育、网络课堂、馆员网上教育、常见问题解答等功能。在该平台内,为方便学生用户可以系统的学习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课程,深化学习效果,还设计了一些特色功能模块:

2.1.1“StepbyStep提升信息素养”模块。该模块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及信息素养的基本常识,学会如何明确自身的信息需求,学会怎样认识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源。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突出了多媒体的资源的利用,如通过看小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生动的动画形式PPT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和在线自测使学生了解自己信息素养的水平,通过课程讨论区的设置,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在网络授课时的实时互动。

2.1.2馆藏资源检索与技巧模块。这一模块的课程是关于图书馆各类型信息资源检索操作与技巧指南的,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习如何检索、识别判定、使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源。首先介绍了如何获取本馆没有的文献,介绍CALIS、NSTL等机构文献传递服务的方式,接着根据文献类型,如图书专著、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进行教学,特别要提出的是,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对这些类型的文献如何检索,同时更侧重如何利用。如期刊和会议文献教授检索与,学位论文教授检索与写作。由于该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是九所高校所共同建设的,因此,学生用户在使用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一个平台检索九所高校的相关资源,可以通过RSS技术订阅九所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的服务。.

2.1.3电子资源检索教程模块。本模块包含图书馆订购与免费获取的电子资源的详细使用教程及咨询反馈。所有电子资源教程按专业类型分类,如常用中文电子资源、综合性外文资源、人文社科类资源、商业经济类资源、化学材料类资源、机械土木类资源、音视频多媒体资源等。相应的课程内容除了电子资源平台介绍和检索技巧外,还设有讨论区,学生在使用过程有任何疑问可以在此区域内向图书馆老师咨询。

2.1.4学科专题整合教育模块。学科专题整合教育目前建设有三门课程,分别是机械与汽车信息素质教育、船舶海洋工程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机电工程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这些课程将学科专业与信息素养紧密结合,从明确需求、选择信息源、实施检索、评价管理、信息利用整个过程中,突出了学科特色,如提供专业常用信息源和专业信息源使用调查,在课程最后还安排检索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报告。

2.1.5学科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是对特色专业课程的整合,目前建设完成的课程有《现代汽车文化》、《结构有限元》两门。专业课程下按照章节进行排列,既提供了本章节的学习要求,还包含了电子教材、课件讲义下载、测验题和讨论区。

2.2江南大学图书档案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心

江南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心[3]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以充分发挥Web的多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平台开发目标: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为一体,能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集网络授课、媒体播放、自助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能全面地提供网上教学与自助学习。该平台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该平台设计为四个子系统:信息检索技能子系统、信息意识与道德子系统、信息分析与组织子系统以及平台管理子系统。信息检索技能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掌握信息检索策略的能力,达到具有选择各学科专业的检索工具或系统、确定检索标识和检索途径、利用各种检索技术对不同课题进行检索的能力。该子系统包括了“入门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意识与道德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树立良好的与利用信息的道德。除了“导向阶段”的知识,还动态有关信息法规、道德知识和典型案例、进行在线用户调查与测试等。信息分析与组织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习者深层次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包括信息分析、信息组织、典型案例和在线测试等模块,栏目涵盖了“高级阶段”的内容。管理子系统为超级管理员提供了一个专门的管理平台。在该平台中,只有经超级管理员授权后,才可以对学习者和教师信息以及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该子系统包括教师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以及数据管理与备份模块。

2.2.2为了方便教师和学习者进行网上交流,设计了跨平台的在线交流讨论模块,该模块提供在线论坛、留言板、E-mail、chat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任一子系统登录进入,参与讨论、发表见解或回答提问[4]。2.2.3该平台的课程中设有《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中心以及院系教师和本科生素质教育导航数据库。《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中心实现了该课程的网上教学,实现了数据库检索的动态演示,比PPT等格式的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同时也提供农村实用信息技术讲座及学科知识讲座。本科生素质教育导航数据库广泛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文化、社会学、艺术、美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并提供了部分免费图书、期刊、报纸地址链接,以飨读者。此外,还提供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网站,供使用者参考借鉴。

2.3兰州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站兰州大学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站[5]搭建在图书馆主页信息素质教育栏目下,定位于在E-Learning环境下,学生能够便捷、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后完成信息素质教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以及论文写作等课程的自主学习。

2.3.1网站的构建包括:平台界面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在线互动交流平台、学习服务支持平台等。具体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建设、在线课堂、课件、教案、师生互动、试题库、咨询台、教学管理、科研简介、电子资源、讨论区、最新公告等。围绕信息素质教育通识课,建设教学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理工类、人文社科类以及医学类)和《信息素质与论文写作》课程的课件、作业等内容。

2.3.2教学管理模块直接链接在兰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学生可以选课、教师可以进行教务管理。

2.3.3扩充开放获取资源中的教学资源,如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的公开课程,百度公开课等内容,丰富整合分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如开放存取期刊、开放存取仓储、开放教学资源等从而更利于学生利用信息资源。

3存在的问题

3.1平台建设的合作化程度不高,可共享资源有限

在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动性方面,院系和图书馆少有合作,图书馆之间的的联盟与协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院系精通专业学科知识,并且信息资源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然而他们对信息素养技能了解的并不多,且图书馆与院系之间一致互相独立,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专业学科信息资源与信息素养的内容建设都较为薄弱。而图书馆之间,若没有图书馆联盟或者高校图工委的大力支持与牵头,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建设也是困难重重。资源的共享是实现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可共享的资源有限,如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信息素养在线,平台中仅仅实现了相关的信息资源和有关课件共享,在信息咨询、学生用户培训教育、学科化服务等方面还未实现资源共享[6]。

3.2平台建成后的利用率低,后续建设停滞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大多依托课题或者项目,能够得到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大力支持,一般也都作为图书馆服务建设的重点项目。然而平台建成后,在进行一段时间推广后,由于项目结束、后续经费缺乏、工作人员的更换等原因,许多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就放缓或者停滞,内容没有更新,有的甚至链接都无法打开,也就导致少有学生来使用,这对于当初花费大量时间、经费、人力来建设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来说,十分可惜。

3.3缺少用户沟通的渠道,对平台的使用效果的监测力度不够

据笔者调研,图书馆与读者的在线的互动、交流主要靠QQ、E-mail、留言板,微博微信的建设普及率不高,与用户互动性受到了限制,在已建成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中,与用户的互动性较弱,其所提供大多是留言板之类的功能,信息流动是单向的,用户沟通没有畅通的渠道,对用户来说只能被动的接受模块所提供的功能,而不能及时的反馈自己意见和建议,这样很难明确了解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及问题,用户体验效果较差。目前高校图书馆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辅助的流量监测,登录或使用的统计数据缺乏,相对于传统的用户教育,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缺乏评估、反馈机制。

4提出的建议

4.1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初始阶段,图书馆必须起到主导作用。从高校的相关领导、馆长到馆员都需要意识到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督促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掌握信息素养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召开校级的会议来讨论信息素养和相关问题,制定并执行具体的策略和办法去建立学生需要掌握信息素养能力的意识。图书馆只有得到高校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获得资金、资源和人力的有效保证,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4.2坚持用户需求为导向

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建设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线信息素养平台的建设也不例外。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不同,信息技能的水平也不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义信息素养。大学生进入传统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少,大家更愿意通过网站或其他的途径来获取资源,因此要提高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利用率,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兴趣,让更多的大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4.3加强对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监督力度,确保平台的使用效果

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项必须包含评价的部分,这就能揭示出信息素养平台做的是否具有成效。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应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监督与评价。参与监督与评价的人员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领导,更应该包含用户代表,同时提供用户反馈信息的渠道,并建立一套评价的标准或者工具,保证平台建成后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保证平台持续稳定良好的运行。

作者:周妍 杨菲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