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方法信息素养论文
一、分层教学理论及优势
1.分层教学理论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分层教学思想的开端与起源,它很好地解决了统一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分层教学就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根本出发点,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论优势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改形势下,分层教学能够较好地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保证教学结果。
2.分层教学的优势
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个性差异与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改进了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方式的缺点,在进行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学习情况,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分层教学在学生之中形成了特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中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并且学习层次较高、程度较好的同学积极帮助处于较低层次、程度较差的同学共同进步,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局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信息技术应用分层教学的原因
第一,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学之后,逐步取消了中小学生的留级制度,这使得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也使得初中教学的困难加大。传统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标准,实现统一的教学目的,不分层次地进行“一刀切”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少数的、小面积的,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考中是不作为考试科目的,因此,学校和教师以至于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有些学校甚至缩减信息技术的教学课时,占用其教学经费,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第三,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是不相同的,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厚,求知欲和探索欲都比较强烈,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相反,有些学生则学习热情比较低,主动性比较差,较多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第四,由于先天因素、家庭因素、成长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原因,学生自身素质,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接触电脑较早,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时会比较容易,且成绩一般也较为优异;一些学生接触电脑较晚,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速度较慢、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如果不分层次地将所有内容教授给学生势必造成有些学生学有余力,有些却跟不上进度,造成师资浪费。
三、分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对学生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首先,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以及其喜爱的教学方式等基本信息。其次,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课之前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和上机操作水平进行综合测试,采取谈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充分掌握其基础情况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
2.对教学内容分层
教师在设计上机操作的教学内容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上机训练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可将上机训练的内容分为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对于程度较好、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其两部分的训练内容都要完成;对于处于中层或层次较低的学生要求其认真做好必做部分的训练,学有余力者可以尽量去做选做部分。这样,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升其学习的动力与自信心。同时,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这是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进度之后,在课后对其进行分层的辅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学习为目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3.对教学评价分层
教师应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要注意使其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对他们要坚持高标准,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对于中等层次以及层次较低的学生要多采取鼓励性评价,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学校和教师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探讨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分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带领整个班级的进步,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
作者:周小艳 单位:灌南县初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