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论文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
1.增加信息教学面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教材与课堂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阅读。但是,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教师要给学生灌输那么多的课外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增加信息教学面,激发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课外去收集资料,并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教学内容的宽泛性与教学时间的局限性这一矛盾问题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对于课外知识的阅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能够大大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2.开发信息的载体
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越发丰富,在原有的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的基础上,当下的掌上电脑甚至于手机等等,都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是学生查找资料的最便捷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对这些渠道的利用,反而用来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等,造成了这些资源的极大浪费。教师要有效地开发这些信息的载体,积极地调动这些信息载体来帮助学生高效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具备自己的信息圈子,养成随时查找信息的习惯,树立基本的信息意识。
二、培养学生主动形成信息能力
1.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分辨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其学习效率,使其能够在一大堆资料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比如说,先通过查找关键词的方式大致筛选出所需要的资料,然后再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来锁定目标,最后对锁定的目标进行精读,以此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样的处理方法就能够节约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当学生再一次需要同样资料的时候,只要再查找笔记就可以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记忆。
2.表达、传递信息能力的培养方法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会表达是语言的一大要求。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表达、传递信息能力的方法,通过这方面技能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快速地从其他人或者一些影像资料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并将其归纳整理成条理清晰的信息,用自己的口头语言有条理、有重点的转述或复述给他人。这样的能力在当下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把看到的图像、经历过的事情有效地转化为口头信息转述给他人。总之,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是决定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信息素养也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基础之一。学生只有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才能够使适应现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一定要重视、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我国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尖端人才。
作者:杨春梅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